不断深化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认识——评《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四川实践研究》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依托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进一步说,从时间和空间的双维角度看,依托的是新征程和各个区域全面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四川实践研究》一书,正是冯梦黎副教授研究团队为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认识,特别是结合四川实践研究完成的一项学术编撰工作。这一学术研究成果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及其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这一时间维度和四川实践这一空间维度的双重重心,政治站位高远,思想方法科学,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如下鲜明特点。
一、学术导向,逻辑缜密
该书不是单纯的资料堆砌,而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学术探索和梳理。全书依循“理论基础——历史演进——时代要求——改革指向——四川实践”的基本逻辑,从多个方面理解和阐释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充分挖掘和深度探寻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改革逻辑。其研究范围既涉及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看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刻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价值和显著优势;也涵盖了推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推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三个方面具体制度的历史演进逻辑,深入刻画了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审视把握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时代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指向,即坚持党对经济的全面领导、做优做强市场主体、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推动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重要的是着力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四川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对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揽新时代治蜀兴川全局工作的逻辑进行全景式呈现。
二、内容丰富,要点纷呈
要点之一,着重揭示了“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结构是对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创新的辩证统一。该书强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中,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这一制度适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该书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从“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兼顾效率和公平促进共同富裕”“保障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越性。该书力求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温度,广泛讨论了当下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创新发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乡村振兴、统筹发展与安全等。
要点之二,着重关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问题。所有制方面主要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基础上,调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关系,优化公有制结构的过程;分配制度方面主要探讨了我国分配制度演进经历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分配制度、构建改善人民生活的分配制度、完善实现人民共享共富的分配制度三个阶段;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主要探讨了我国在改革中如何从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逐步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在改革中如何建立起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过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实践成果。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需要对实践发展中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矛盾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并基于此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演进逻辑和事实特征。
要点之三,着重探讨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时代的要求,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者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要点之四,着重理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指向。所有制、市场体制、分配制度分别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配置机制、分配制度三个方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制度化规范,被视为“三位一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此框架下,围绕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与分配制三个方面,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厘清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指向,从而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所有制层面,应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做优做强多元市场主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在市场体制层面,应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效率优势和政府制度优势,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在分配制度层面,重塑收入分配体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均衡。
要点之五,着重关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在四川践行落地的主要举措。四川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践行过程中以构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以守住“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为目标,努力做好国家重要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为契机,全力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除加速经济建设、做好生态保护、打开开放格局外,边远落后涉藏地区的安全稳定,川内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必须重点关注。要推动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全面跃升,就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贯彻实施具有本土特色的战略部署,破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四川新局面。
三、关注实践,应用性强
对于制度的系统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其蕴含的改革逻辑和总结经验更好指导实践。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并不少,国内众多有名的专家学者对其蕴含主要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比较之下,突出系统性,突出强调新时代要求,强调对于现实的指导价值,以四川实践佐证改革逻辑和思路的文献还不多见。冯梦黎团队较为系统地梳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理清历史改革逻辑、明确时代要求、坚持改革指向,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弄懂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顶层思路,更好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是以四川的实践来验证其对于实践的指导价值,着力书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在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体现出其鲜明的区域实践的指导性和应用价值。
一定意义上说,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的长期探索中明确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实事求是、如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实践之路,这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和该书研究的旨趣所在。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