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自身特色 开江党校下好基本培训“关键棋”
开江县委党校坚持把开展基本培训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在基本培训落地落实上下功夫,整合阵地资源、改进办学模式、强化师生考核,干部素质培养的时代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不断推动基本培训抓实走深、入脑入心。
锚定阵地建设,增强基本培训承载力。围绕解决培训阵地缺乏、办学功能缺失等问题,积极构建“1+1+N”培训矩阵,不断突破时间、空间、资源局限,有效打通干部教育培训“神经末梢”。一是建强“1”个培训主阵地。全面发挥县委党校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和改善县委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1.8万党员培训需求,全方位建设投用融合干部培训、学术研究、科研咨政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干部教育综合体。二是激活“1”批基层服务终点站。注重统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室多用”综合功能,主动将专题讲座、交流分享、警示教育等特色小课堂下沉基层,不断为基层干部集聚乡村振兴发展劲头。三是创建“N”个现场教学示范点。有效整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区域资源,创建“N”个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项目拉练等现场教学示范点位,积极搭建案例式、体验式、访谈式学习课堂,促使基本培训更接地气、更具实效。截至目前,已开展主体班、专题讲座15期,受众1590余人次。
锚定办学模式,拓展基本培训影响力。积极探索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形势、新路径,创新优化培训方式方法,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力促基本培训见实见效。一是丰富培训形式。开设早间微论坛、“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课程体系,统筹实行“特色讲座+专题培训、理论宣讲+互动体验、室内教学+现场观摩、激情教学+沉浸互动”等教学模式,创新开展“党性教育+跟班实训+实战锻炼”分段式教学,基本培训的互通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二是探索区域“党校联盟”。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基本培训开展,出台《开江县深化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计划实施方案》,与梁平、长寿、垫江签订区域党校联盟协议,进一步丰富基本培训内涵,联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区域“师资、课程、案例、基地”四库,引入知名师资开办“区域名师荟”,吸纳60余名区域师资入库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三是强化制度保障。组织开展上年度培训班次办学质效自评工作,针对性优化主体班次设置,研究制定《中共开江县委党校(开江县行政学校)基本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实时更新基本培训课程“菜单”,建立县本级培训工作台账,坚决杜绝“培训专业户”及关键岗位干部“出不去”等现象。
锚定师生考核,提升基本培训实效性。鲜明把“严”的主基调贯通教学全过程,灵活师生“双向互评”,推动基本培训“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一是严抓师资甄选。前置课程安排审核、课件课稿把关,签署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规范教职工个人社交媒体管理,数智化建立“线上线下”教学评估体系,分类别开展“培训班质量”“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从根源规避参训干部不想说、不敢说现象,促使教师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二是严格学员管理。紧盯学员管理关键环节和主要风险点,坚持每半年研究学风建设,强化学习、考勤、请销假、考试测试等制度,开发“一人一册”学员考核机制,细化“分段式教学”学员量化指标,切实推动培训考核由书面学习报告转变为任务管理与工作实践实绩相结合。三是严肃考核运用。建立健全授课师资准入退出机制,对培训班班主任、党校专(兼)职教师评估满意度较低的,给予通报批评、提醒谈话等处理。聘用教师评估满意度较低的,予以解约合作关系。同时,开江县委组织部门将学员考评结果作为考察、考核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参考,与干部考核和任职、晋升相结合,充分调动参训干部竞相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开江县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