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这一重要指示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资源循环利用对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日益凸显,发展循环经济需求迫切且空间巨大。一方面,我国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仍保持刚性增长,一些地区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对外部资源依赖程度较高,使得资源供应稳定性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挑战,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从资源利用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底,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拥有量已超过30亿万台,每年主要电器报废量超2亿台、手机废弃量达4亿部以上,如此巨大的“换新”空间也为循环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10月18日,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强批示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牢牢把握功能定位,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这突出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资源循环集团发展的关键所在。
强化技术创新,切实提升资源再利用效率。资源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创新是提高循环利用率的关键环节,技术创新能够使循环利用发挥到最大价值。例如,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方面,高效的拆解技术可以将废旧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进行精细化拆解,最大限度地回收其中的有价值材料。同时,技术创新还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再生技术,利用再生技术将废旧塑料、金属等可用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再生材料,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提高资源循环的效率与效益,让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资源焕发出新的价值。
强化管理创新,确保资源循环利用高效有序。一方面,建立健全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监管,能够确保资源循环利用过程符合环保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管理创新能够优化资源循环利用的流程和组织模式,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如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优化资源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更优配置。
创新商业模式,拓展资源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拓展资源循环利用的市场渠道。例如,发展 “互联网+资源循环” 模式,通过线上平台整合资源回收、再生、销售等环节,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点。例如,开发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川是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在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探索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努力为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四川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