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长征中的纪律建设对党纪学习教育的现实启示

李 慧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长征中,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和艰苦的生存环境,我们党依靠严明的纪律纯洁党员队伍、维护党的团结、提升党的形象,提高了红军战斗力,保证了长征最终取得胜利。回望长征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对高质高效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具有重要启迪和现实意义。

在“一颗红心永向党”的淬炼中铸就忠诚之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中,面对几番陷入险境危局,我们党多次调整战略布局。而广大红军将士始终自觉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融入灵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执行党的决定,有力保证了长征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在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沙窝会议强调:“必须在第一、四方面军中更进一步地加强党的绝对领导”;俄界会议号召“红四方面军中的全体忠实于共产党的同志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同这种倾向作坚决的斗争”。毛泽东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一、四方面军团结的极端重要性,不断重申北上抗日方针的正确性,帮助广大官兵克服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正是因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保证了党和红军凝聚成牢不可破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无论任何时候都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为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贡献全部力量。

在“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约束中紧绷规矩之弦,严守党的组织纪律。严守党的组织纪律是长征胜利的坚实柱石。长征中,党高度重视组织纪律建设,党中央和红军总政治部多次发布训令严明军纪,要求全体红军官兵遵守纪律。广大红军将士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命令和任务。红五军团37团听从命令十天内三次翻越夹金山,毫无怨言;湘江战役中,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掩护主力过江,大部壮烈牺牲;长征路上成立的“草地临时党支部”,也充分说明了下级服从上级这一组织原则的重要性。遵义会议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针对张国焘分裂党的严重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党组织进行了最坚决的处理,从而维护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正是因为讲规矩、守纪律,才使各路红军在争取革命胜利这个总棋盘下团结协作,一路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要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始终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强化组织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好自由与约束的关系,切实做到“四个服从”。

在“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坚守中弘扬清廉之风,严守党的廉洁纪律。严守党的廉洁纪律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人人平等、不搞特权的品质,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洗礼和锤炼,成为红军将士的底色和标签。长征中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只是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和普通战士一样艰难行军、忍饥挨饿。渡赤水河时,大病初愈的毛泽东将组织上给他制作的担架让给生病的警卫员,自己和战士们夜行军走了100里山路;年近50的董必武,主动住在最破旧的房子里,拒绝组织安排的坐骑,拄着棍子步行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征途;翻越大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因冻饿而死,而他身旁押运的给养马队却毫发无损。《红星》报刊载:“电话队指导员李元明任职六个月,贪污打土豪的款子和公款,吞没死伤同志的财产,贪污伕子工钱······该犯亦经保卫局逮捕,公审枪决。”正是因为党领导红军以实际行动唱响了清廉之歌,才凝聚起群众力量,团结一致取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求全体党员要始终做到廉洁奉公、干净清白,要以淡泊名利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警戒之心对待“权”,以廉政之心对待“欲”,始终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清正廉洁。

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笃行中涵养为民之心,严守党的群众纪律。严守党的群众纪律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长征中,党始终严格执行群众纪律,时刻维护群众利益。《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中明确要求:“保证部队与群众的正确关系,坚决与脱离群众、破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进入湖南及云贵川民族地区,中共中央和总政治部通过《红星》报发表文章要求红军做到“不乱拿群众一点东西”“损坏了群众东西要赔偿,借群众东西要送还”等,提升了红军在群众中的形象。正是因为红军在长征中秋毫无犯、执纪如山,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为长征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侵犯群众合法权利的行为,对一切在侵犯群众权益问题上漠然置之、不闻不问的现象,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坚决追责。”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心系群众,为民解忧。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用心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出既经得起质疑推敲,又经得起检查督导,更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事实绩。

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干中扛起担当之责,严守党的工作纪律。严守党的工作纪律是长征胜利的基本要素。正确履职、担当尽责、作风优良是工作纪律要求的重要内容,长征这一部壮丽史诗无不镌刻着斗争的烙印,彰显着担当的精神。面对生死考验,攀索夺桥的战斗“敢死队”、17名勇士组成的强渡大渡河的“突击队”、茫茫草地中亲口验毒的野菜“试吃队”等等,彰显了红军将士危急时刻“保证完成任务”的担当精神。开国少将黎光在攻打苍溪战斗中,被敌人打中小腿但仍然咬紧牙关与敌人殊死搏斗,直到战斗胜利为止;开国上将张宗逊在腿伤尚未痊愈的情况下接连给中央领导写信,希望回到一线战斗;瘦得只剩50来斤的红军女战士王定国,拔掉冻坏的脚趾继续前行。长征中,正是因为有铁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才保障了红军成功实现战略转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求全体党员要勇挑为民服务“千斤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以啃硬骨头的惊人意志和精神,以攻难关的过人勇气和担当,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创新工作方法,践行“人民公仆”的庄严誓言。

在“慎独自律,修己安人”的修炼中深耕德行之美,严守党的生活纪律。严守党的生活纪律是确保长征胜利的重要因子。长征中,红军的纪律作风建设大多体现在对日常生活具体而细微的规定和检查中。《红色中华》第138期消息报道:“自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和工农检查部揭露瑞金县苏维埃的浪费和贪污问题以后,由少共和工会组成一个‘轻骑队’去瑞金县苏维埃进行检查。”在进入黔北各城市之前,红一军团向所辖各部发布了《关于进入城市执行政策的规定》,规定“对军容不整有碍军风的任何部队及个人入城时,守城部队均有权阻止进城。”长征中的共青团员配合有关部门教导红军战士遵守“三要(要遵守纪律、讲清洁卫生、讲礼貌)三不要(不要酗酒、吸烟、喝生水)”。正是因为红军队伍是一支遵规守纪的文明之师,所以才建立和巩固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要求全体党员要自觉守住权力关、交往关、亲情关,不断净化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既要以身作则,培养健康情趣,又要对亲属子女、工作人员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些,切实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委党校)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