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斗争走好新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历史和现实表明,国家富强敲锣打鼓迎不来,民族复兴空谈务虚换不来,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不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反对不愿斗争、不敢斗争和不会斗争的思想和行为。
第一,要牢牢把握斗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红军创造长征奇迹的最重要原因。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明确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此后,在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红军战士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将几十万敌人甩在了身后,跳出了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实现了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目标;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奠基陕北,开启了全国抗日的新纪元。没有党的领导,长征是不可能胜利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根本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所以,牢牢把握斗争方向就要坚持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必须坚定斗争意志。“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红军出发不久即遭遇重重困难,除军事上陷入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有几个因素也对红军的行动造成极大困扰:一是没有军事地图,只能东找西问,常走错路;二是整天在崇山峻岭中行军,得不到休整,战士们十分疲惫,行军速度很慢;三是粮食极端缺乏,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严峻的形势考验着红军战士的革命意志。身处困难境地,前进或后退直接关系着革命的成与败。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深入部队鼓励战士们说,要一切为着革命,敢于流血牺牲,排除一切困难。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和前途,要增强信心和勇气,不要被困难吓倒……革命本身就是在不间断地同机会主义和各种艰难险阻进行斗争中得到发展和胜利的。艰苦的条件磨砺了红军的意志,崇高的信念鼓舞着红军的斗志。不惧风险、不怕牺牲、攻坚克难是长征胜利的关键。新的长征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仍有许多暗礁险滩、雪山草地。走好新的长征路,就要坚定斗争意志,要发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勇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第三,必须站稳斗争立场。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途中,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获得了群众的巨大支援和帮助,建立了军民鱼水情,奠定了长征胜利的坚实基础。卓尼土司杨积庆不顾自身安危,为红军提供几万斤粮食,派藏民修复了尼奥栈道,为红军带路,一举攻下天险腊子口,为红军北上作出了贡献。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发扬斗争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众智、聚群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四,必须讲究斗争艺术。斗争是创造性工作,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在艰苦行军作战途中,我们党为走出困境,适时开展统战工作,经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时,红军积极宣传和执行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严格保护群众各项利益,积极同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很快得到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有理有利有节。有理就是要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有利就是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在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有节就是“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面对重大斗争,我们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般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观大势、谋全局,提升系统思维、树立全局思维、磨炼战略思维,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思考、应对重大斗争。
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传承与弘扬红军长征“风雨浸衣骨更硬”的斗争精神、树立与坚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意志、培育与锻造“惊涛骇浪从容渡”的斗争本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黄石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