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会议遗址的保护和开发
1935年9月2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若尔盖县巴西乡的班佑寺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严厉地批判了张国焘抗拒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这就是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巴西会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由于巴西会议和延安会议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巴西会议在长征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基于巴西会议的重大革命历史意义,应当加强和完善对巴西会议遗址的保护开发,以之为载体开展革命历史教育,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一、加强文物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巴西会议遗址位于民族地区和边远落后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交通路网不完善,加之人员和经费不足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对这些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工作滞后,日常管理难度较大。不少遗址和文物遭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造成损坏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临时性修补,无法及时维护修缮。针对现实情况,我们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四川省长征文物的保护工作,坚持保护第一,遵循整体和系统的保护原则,切实改善革命文物保存状况。
巴西会议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相关的文物保护措施的要求非常严格。遗址的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各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论证,并进一步补充相关的历史考证资料。工程技术上的难题主要集中于原建筑夯土墙体的修复工艺上。原建筑墙体的夯土技术,是当地老百姓根据本地的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等实际条件而历史形成的建筑模式。继续沿用原来的建筑模式修缮,恐存在技术性缺陷。目前还需要深化现状调查和病害勘察,勘明墙体材料的工艺和做法,进行必要的土工分析测试,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实地考察调研,给予直接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巴西会议遗址的保护和修缮方案。
二、推动党史研究
巴西会议遗址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遗址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遗址区域内设有纪念馆、纪念碑等设施,展示了会议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重要意义。遗址配备了导游讲解服务,为游客提供详细的历史解说。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巴西会议遗址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巴西会议遗址和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布展内容的党史资料使用上还存在疑难,基层党史资料使用的标准还存在模糊性。红色旅游有着独特的旅游开发方式与运作模式,有必要推进党史研究对红色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和项目的策划与开发,通过党史研究的深化来支撑红色旅游的开发向广度和深度延伸。还需要党史部门加强对巴西会议的重要专题事件和人物的专项调研,以此为红色旅游的开发和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三、深化文旅融合
若尔盖的红色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巴西会议纪念馆等基础配套设施虽然已经修建,但还缺少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景点的服务接待还很缺乏,餐饮、住宿和交通等存在诸多不便。有些村里开展了一些民俗展示,但还不成规模,也没有形成规范标准。目前国家级和省级长征遗址的保护和建设主要依靠专项文物保护资金,重点以保护文物本体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因为缺少前期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政策扶持,难以吸引大型企业投资,有意愿投入的中小企业往往又因实力和资金不足而耽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长征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巴西会议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公益性质,除了地方政府适当加大保护和开发的投入之外,应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方针,推进若尔盖的各类长征文化资源结合黄河九曲、花湖等优质自然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开发,打造一批文旅示范区,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通过整体旅游市场的提升带动红色旅游的发展。着力提升长征文化资源的教育、旅游、科研等功能。将红军长征在若尔盖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同时体现长征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旅精品,不断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文旅消费持续升级,串联整合沿线资源、创新文旅融合形式。这对于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综合展现四川壮美河山、多彩民族文化,都极具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