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委党校:积极探索“党校+学院”融合发展模式
筠连县委党校(宜宾春风村政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党校+学院”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党校辐射带动作用和专业化能力培训机构培训作用,全力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一、抓好基本培训,开创教育培训新局面。一是培训人次创新高。2024年已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1284人次,其中主体班14期,培训学员1135人,比2023年增加244人次。二是培训人员全覆盖。2024年首次将村“两委”副职干部纳入主体班培训范围,实现村级干部全覆盖培训。三是突出主业主课。14个主体班中共设置260个培训专题,其中党性教育专题 64个,占24.6%;党的理论教育专题161个,占62%。承办2024年全市党校系统地方特色课程集体备课会,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课程,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二、强化课程打造,提高教育教学质效。一是开发党的理论课。坚持党的理论教育,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开发《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文化思想》等课程。二是讲好党的故事。坚持党性教育,弘扬红色精神,开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浴血奋战谱写英雄史诗——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转战筠连》等精品课,并组织集体打磨。三是突出学院特色。坚持履职能力培训,开发《推广新时代春风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等“春风+党建”“春风+治理”等系列课程,开发《在城乡融合视角下做好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等课程,形成1+6+N的特色教学体系。撰写教学案例12个,《打造实战演练模式 培养乡村振兴干部——筠连县村党组织书记实战化演练培训的实践与启示》案例获全市党校系统优秀案例。四是打造现场教学点。在已有6个现场教学点和微党课的基础上,新打造现场教学点位2个,开发《丝路上的明珠》《赓续筠商精神 续写奋斗传奇》微党课2门。
三、强化调查研究,提升科研咨政水平。一是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制定《科研咨政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要求,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今年到基层开展课题调研30余次。立项并顺利结项全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1项、决策咨询研究项目1项,全市党校系统调研课题15项、决策咨询项目18项,市社科联课题1项。二是坚持学员参与。建立和完善主体班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在主体班中安排撰写调研课题,要求年轻干部培训期间组团集中开展调研,用一个月时间调研筠连发展最急需、群众最关切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四、深化区域合作,扩大“党校+学院”影响力。一是强化交流学习。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先后接待珠海、凉山、成都新津区、自贡市自流井区等省内外党校来校调研;组织人员赴大巴山干部学院、张思德干部学院、巴中村政学院等考察学习。二是做实对外培训。服务区域人才培养,承接全省公务员综合素养提升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培训班、翠屏区第4期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叙州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等县外1天以上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910人,接待来校和春风村等现场教学点参观、考察、调研、学习150余批8000余人次。三是增进师资互派。邀请重庆璧山区委党校教师等省内外党校教师来校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等课程。王贵才、王家元等党校教师受邀到重庆、成都、珙县、高县等市内外讲授《深化新时代春风经验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等课程。
五、强化自身建设,夯实办学治校基础。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三会一课”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二是打造“春风化雨 凝心铸魂”党建品牌。把“春风精神”与“党校初心”结合起来,打造党建品牌,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分类建设要求,县委为党校增加编制1名。选派2名新进教师参加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训练营”,全年接受系统化的教学技能培训24次。市委党校稳定选派3—4名专职青年教师在筠连县委党校锻炼,形成市县党校师资共育共用局面。开展“我要上讲台”新课程试讲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供稿:筠连县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