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对表 我们学什么、怎么做
此次处级干部党性教育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上海举办,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满满,收获颇丰。由此带来的思考是:对标对表上海市委党校,我们学什么、怎么做?
一、我们的感受
小组讨论中,大家纷纷感叹:取到经了,找到差距了。
第一,取到经了。《西游记》的主题是取真经,而这次处级干部党性教育暨综合能力提升班,办得好,办得实,真有收获,取到了“上海真经”。有学员感叹:“三位校领导和我们坚持全程参加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还有学员坦言:“对党校培训的价值认同感大大提高了。”这些感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向先进学习,培训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找到差距了。来自教研部的学员们深刻感受到:找到教学差距。上海市委党校课程设置“精”,5次专题课、3场现场教学,创新设置“四川-上海”两家党校教研部门直接对接交流会,紧密契合培训主题,用心用情用专业,场景切换,互动加持,受到学员欢迎。找到科研差距。上海市委党校积极打造创新工程学科团队建设,成果突出;孵化“论文工作坊”,为教研人员精心打磨论文创造有利条件,并建立常态化期刊编辑交流机制,搭建学术发表平台;主张新进博士在入职后三年内潜心做科研,积累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之后,再努力走上主体班讲台。找到咨政差距,上海市委党校的决策咨询报送渠道更为畅通,在中办、中宣部、中央党校等都有直报点。来自管理部门的学员在发言中感怀:找到学员管理的差距,例如“党性教育研究中心师资库”的建设、学员承诺书等细节都值得我们学习;找到行政后勤管理差距,无论是食堂食材的丰富多样、精致卫生,还是工作人员的服务到位,都让我们看到了客观的差距;找到校园基础设施配套、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差距,大到外包财务制度的改革创新、体育场馆的配套建设,小到智能咖啡机、校园指示牌等,还有老干部服务管理和社区治理有效衔接融合,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二、我们学什么?
第一,“两高”和“两新”。带队领导在小组发言的点评总结中提到,这次学习大家都很有收获,但是如何“现学现卖”?回到四川后,我们怎么办?怎么落实?怎么转化先进经验?怎么为我所用?上海市委党校的“两高”“两新”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同:两高,即工作的高目标,建设的高品质;两新,即工作思路和理念的新,工作方法和途径的新。
第二,“大气”和“精细”。学员们感叹,“大上海”的“大气”,大开大合,让我们感受到上海在改革开放中作为排头兵的精神品质;“大上海”的“精细”,让我们在服务的精确、精准、精到之中,感受到人民城市人民建,老百姓追求精致生活、高品质生活的强烈需求。
三、我们怎么做?
第一,学会创新突破。在校(院)大刀阔斧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中,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为校(院)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第二,学会宽严相济。关于领导力的专题授课引起大家的积极反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平时从严,用时从宽;团结人、激励人、服务人;合道、合规和合实的辩证关系等很多理念值得我们融会贯通。
第三,学会精细管理。这是本次学习中大家达成的共识,精细化管理是党校行政管理始终要坚持的方向。
第四,学会规矩意识。上海市委党校强调讲规矩、守纪律、要担当、减负担,尤其是每周会议的精简、会议集中在周二召开(周五备选)等做法,减轻了全校职工的负担,赢得大家的认同。
第五,学会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返回四川后,我们将本次学习的经验向同事们分享,向部门领导汇报,向校院领导汇报,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分门别类地落实下去,一个字“干”!
(第三学习小组 郑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