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洞见人生之体验 遇见更好的自己

代荣阳

时光如梭,省委党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三个月学习生活圆满结束。此次学习期间,“学思践悟、以知促行”的理念贯穿始终,就领导干部的人生核心要义形成了一些思考体会。

第一,人生意义认知的多样性。我们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双重属性,兼顾二者而言,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生呢?关于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认识,这与我们的禀赋、经历和考虑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相对权重紧密相关。或许你会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价值实现、在于学习成长、在于探索真理与智慧、在于责任担当、在于旅程经历、在于过好当下、在于简单、在于真实自然、在于品味生活……我们对人生的认识莫衷一是,作为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存在,我们对人生的认识个性与共性并存。我们对人生意义的不同认知有无共通的底层逻辑?我们能否找到人生真谛的总开关,并用其指导我们实现既彰显个性又体现共性的人生?

第二,体验感与人生意义。为了对上述问题展开探求,我们要回到日常生活日用而不觉的依赖之中。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都把时间用在了哪些事上?睡眠、工作、学习、思考、交流、用餐、娱乐、琐事……无论我们是如何度过二十四小时的,当一天落幕之时,我们几乎都会问问自己今天过得怎样,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安不安心?充不充实?有无意义?……即使由于忙碌等特殊情况,我们没有顾及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的情绪状态也会映射出对一天的感受。让我们把时间尺度逐渐拉长,一个月、一年、一辈子,我们都会自问类似的内心感受判断问题。无论是任何事,在做的过程中和结束之后我们都会有自主或不自主的内心感受判断,而这些感受判断决定了我们对生活、对人生核心要义的认知。我们对自我人生的认知依赖于我们对自我所为所导致的感受体验,而感受源于我们对行事过程和结果的体验感。我们所经历的任何事物都会成为体验,进而由心灵和大脑互作将其抽象为我们的主观感受,这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体验感。阶段性的经历由多件事构成,我们的心脑将多件事的体验感进行综合而得到阶段性的整体体验感。举例而言,在此次学习中,由于某一位老师的授课生动活泼、实在而有内涵,我们因此获得一次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产生良好的情感、情绪反应,良好的学习体验感激发了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热情,我们一天的生活因此而阳光灿烂,我们因此而得出生活的意义在于学习。就此次学习而言,整体体验感很好,这就使得我们在学习阶段的时光充实而有价值,我们就会因此得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学习这一认知。由此可见,认知的前提是良好的体验感。倘若由于目的、方法、安排不妥当等问题,学习没有带来良好的体验感,我们自然不会得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学习这一认知判断。再如,若运动为我们带来良好的体验感,我们会得出人生的意义在于运动,反之亦然。

第三,体验感与身脑心。体验感是我们对人生意义认知的共通底层逻辑,这是人的共性。虽然我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模式、从事的具体工作、娱乐偏好等千差万别,但体验感是共通的。体验感的共通性可以通过身体、大脑和心灵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身体重在行,大脑重在智,心灵重在慧。身体是我们感知外界并与外界互动的主要方式,身体感官感受到的外部事物、信息,经过大脑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想法和决策,大脑的决策通过身体行动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终在心灵中抽象为情绪、情感、价值、意义和精神等体验。我们所经历的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在心灵中形成情绪、情感、价值、意义和精神等体验,该体验贯穿于我们的一生,并决定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体悟。基于上述体验形成的体验感记忆反馈于大脑,启动理性思维对想法和决策作出相应调整,进而让我们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第四,体验感与知行合一。体验感总体可以分为良好体验感、不良体验感和诱惑性体验感三大类,积极健康的良好体验感不仅能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命感、价值感、成就感、安全感、责任感、荣誉感、奉献感、自豪感、获得感、存在感、自由感、和谐感、道德感、满足感、健康感、快乐感和幸福感等是我们希望获得的良好体验感;孤独感、自卑感、挫败感、疲劳感、失望感、焦虑感、内疚感、负罪感、耻辱感、空虚感、失职感、低俗感和无用感等是我们希望避免的不良体验感;财富感、享受感、名利感和权力感等是容易让我们跌入深渊的诱惑性体验感。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体验感塑造、调整优化的过程。我们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岗位属性,认知并明确我们应当塑造的体验感以及应当避免的体验感,由此引导我们实现知行合一。

第五,体验感与领导干部。身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我们要根据时代背景和具体岗位净化心灵,塑造党员干部应有的体验感,用其指导并激励我们做该做的事,做正确的事,将成就更好的自己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既需要安全感、存在感、道德感、健康感和获得感等基础体验感,还应有使命感、责任感、奉献感、群众感、忠诚感、忘我感、价值感、良知感和未来感等核心体验感;要杜绝享乐感、财富感、名利感和权力感等诱惑性体验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身份角色,以着力塑造核心体验感为导向,合理兼顾健康快乐生活之需求,用科学的、合宜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做有价值、有意义、有贡献、有良知之事,筑牢忠诚、干净、担当根基,迈入踔厉奋发、创新履职的新格局。

总起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提升大脑之智,净化呵护心灵,提升心灵之慧,脑心合一生智慧,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着力实现积极健康的人生体验感,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31期中青班一班学员,现任现任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