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委党校创新“三化”工作方法推动科咨能力大提升
2023年,汶川县委党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全县重难点工作,主动找问题、立课题、做调研,创新“三化”工作方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调查研究,推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结项省委党校决策咨询课题2项,调研课题2项,评定优秀2项,良好1项,结项1项;结项州委党校调研课题4项,州社科联项目1项,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选题“本土化”。一是以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为聚焦点。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了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按照县委县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决策需求,聚焦乡村振兴、产城融合、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民生热点问题,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二是以挖掘“学员宝库”为着力点。结合党校职能职责,充分利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各环节,主动了解各部门各领域最关心的事项,发现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从中进行提炼并确定选题,开展调研,形成科学建议。全年与干部群众开展交流426人次,集中座谈走访79次,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三是以“找准小切口,做好大文章”为突破点。以提升教师科研素质为抓手,组团研读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导向,找准基层发展的需求,发挥党校系统优势,以小问题为突破口,师徒组团,联合攻坚。
调研“团队化”。一是聚力团队建设。集体解题破题,实行全校课题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推进。成立课题指导组,召开相关推进研讨会9次。注重过程监督,成立课题评审组,以集体研讨方式确保上报课题高质量。二是聚焦一线调研。鼓励课题组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以全县重难点工作为重点调研对象,分层次、分重点、分类别,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三是聚合部门力量。依托省委党校专家智力支持,8个课题组分别对接县委宣传部、统战部、县乡村振兴局等多个部门和乡镇,努力实现党校与职能部门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科研协作长效化常态化。
成果“实效化”。一是成果进课堂。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研解决的重要课题,开展专题研究,鼓励教师把研究成果带进课堂、搬上讲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为“课题课程化、课程课题化”和案例库、课程库融合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二是成果变成效。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紧贴改革攻坚的重点、转型升级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探讨,推动教学、科研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撰写的《四川民族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民族地区基层党政干部心理压力调查及调适对策》咨政建议及调研课题获评审专家肯定。三是成果促发展。为丰富拓宽调研渠道,与“抗震救灾精神干部教育合作体”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协同调研,推动调研走深走实,增强成果的专业性、实效性。与成员单位共同撰写的2篇调研课题顺利结项,有效提升汶川抗震救灾教学基地影响力。
不待扬鞭自奋蹄,凝心聚力再出发。在未来的建设中,汶川县委党校将继续加大力量,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培育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在高水平咨政建议、重大科研课题调研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始终不忘党校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出“为党献策”的佳绩,为推动汶川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汶川县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