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稳藏安康更要高质量发展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委涉藏办主任 徐 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涉藏地区的发展主题,经历了从“经营”“建设”,到“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几个阶段。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西藏和涉藏地区“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要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为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结合涉藏地区实际,还有三个特殊原因。

生态环境更脆弱。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高原冰川在退缩、冻土在减少、草原在退化、土地在荒漠化,地震、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日益趋紧。必须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在充分保障发展所需资源要素的同时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敌对势力更关注。达赖集团热炒“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破坏”,污我“种族灭绝”“文化灭绝”“宗教压迫”,抹黑中国形象。1987年以来,美国提出涉藏法案300多项,成法近70项。四川一直是达赖集团和美西方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美国搞涉藏制裁,四川是重中之重。必须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防止授人以柄。

美好生活更亟需。涉藏州县是“三区三州”重点地区,经济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占比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差距大。基础设施欠账多,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农牧民增收渠道单一。近年来成都常住和流动藏族人口增加很快,可见高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分迫切。必须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总之,高质量发展对于涉藏地区,更紧要、更迫切,意义更深远。

二、可行性

推动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和条件,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高海拔就是高品质。四川涉藏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对于高海拔,既要看到它会导致部分人高反不适,也要看到它几乎约等于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和绿色、有机、生态、阳光,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因此,牦牛、藏香猪、松茸、青稞、车厘子、美人脆等高原农牧产品,9000年达古冰川、古谷水、康定红、九寨红、四姑娘山沙棘、红原奶粉等高原特色饮品,松潘贝母、理塘虫草、红景天等高原道地中藏药材,享誉全球、供不应求。此外,锂矿储量占全国57%,平均品位1.4%,其中甲基卡锂矿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单体锂矿,品位高达1.62%。水能资源可开发5800多万千瓦,占全省60.8%;太阳能可开发3.48亿千瓦,风能、地热极其丰富,专家和企业评估科学开发可再造几个“水电四川”。

第二,大温差就是大价差。从古代冰窖冬藏夏用,到当今反季节蔬菜、南北差异化旅游都说明,温差就是商机,只要有效市场结合有为政府,完全可以变温差为价差,把“萝卜白菜卖成肉价钱”。理县、茂县、炉霍、理塘等地抓住与内地果蔬上市的季节差,大力种植萝卜、白菜、小番茄、甜瓜、羊肚菌等有机农产品,以高原品牌、国际价格成功打入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今年元旦、春节期间,阿坝州冰雪旅游持续火爆,孟屯河谷、毕棚沟等6个滑雪场一票难求,仅滑雪一项人均最低消费就达500多元。

第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可能有世界文化百花园的五彩缤纷。四川涉藏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神奇的藏羌彝文化,被社会学家费孝通誉为“藏彝走廊”,世界级和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占全省“半壁江山”。熊猫的发现者、法国生物学家戴维,香格里拉的发现者、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洛克,香格里拉的命名者、英国作家希尔顿,都对这里情有独钟,不仅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还把这里推向了世界。

三、怎么办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寄予四川“巩固实现稳藏安康的战略要地”时代使命。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巩固实现稳藏安康的战略要地行动方案》,推动涉藏州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涉藏地区必须坚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把潜力转化为实力,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坚定不移推动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发展“含金量”。从讲政治的高度推动州县发展,既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又赋予所有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宏观经济数据与群众微观感受同频共振。安全稳定上,坚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确保社会大局持续长期全面稳定。重大项目上,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早日建成通车,以交通之通促进人心相通。产业发展上,以新发展理念写好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三篇大文章”,促进各族群众充分就业、持续增收、安心致富。民生事业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和卫生十年行动计划,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二是提升发展“含绿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树牢理念,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强化上游意识、壮大绿色动能,走出一条符合涉藏地区实际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既有力驳斥达赖集团和美西方谣言谎言,又契合高原群众天人合一的优良传统和对“神山圣水”的倍加珍爱。要着力降碳,重点发展水电、光伏、风电、地热等“零碳”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低碳”产业,助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要持续减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高原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要不断扩绿,四川涉藏地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4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76.8%,为全省贡献了发展空间。还要深化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固碳”潜能,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要讲好故事,以卧龙大熊猫、黄河长江安澜、大美雪域高原等顶流IP为素材,讲好美丽中国、青藏高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故事。

三是提升发展“含新量”。如果说搞科技创新在涉藏地区暂时有困难,那么抓创新成果应用和数字赋能应没有门槛。要提升各族群众科学素质,2022年以来创新开展的科普赋能涉藏地区行动,不仅提升了群众科学素质,而且对遏制宗教消极作用效果明显。要大力用云上网智改数转,涉藏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更要加快“东数西算”、5G等新基建建设,强化用云上网、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对产业培育发展、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要集约高效开发优势资源,甘孜州引入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充电速度达“一秒一公里”,“G318川藏超充绿廊”呼之欲出。更要用好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多能互补最新科技成果,为锂矿、清洁能源等科学开发提供新动能。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