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南方”
刘建超:新的时代背景赋予全球南方新的历史使命
全球南方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或经济概念,而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全球南方持续发展壮大,在推动国际秩序发展演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全球南方成为推动普惠包容的新型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勇立潮头、迎难而上,坚持开放包容,主动谋发展、求合作,倡导和维护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融入全球经济发展进程,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全球南方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与此同时,面对“小院高墙”、“脱钩断链”、阵营对抗甚嚣尘上,发展议题被政治化、边缘化的现实,全球南方在国际上强调发展议题,要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共同抵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对全球合作进程的阻挠。全球南方的这些探索和努力,维护了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全球南方成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在多边舞台加强协调配合,展现出团结合作、联合自强的强大声势,成为国际社会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金砖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上海合作组织取得新发展,“77国集团和中国”哈瓦那峰会发出全球南方强音,时隔近20年未举办的南方首脑会议再度召开,全球南方的这些探索和努力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尤为重要的是,全球南方成员价值理念多元,不搞二元划分、阵营对立,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为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为确保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且具有建设性提供了强大助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不断改变世界政治版图,全球南方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最能动的力量。
全球南方成为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积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在国际上遭到压制,合理诉求得不到伸张。少数传统大国把持国际议程设置权和规则制定权,在全球事务中唯我独尊,大搞霸权霸道霸凌,扰乱正常国际秩序,破坏国际公平正义,阻碍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新形势下,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认清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加的思想和制度枷锁,一致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战略自主,坚守自身立场,坚决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一些全球南方国家政要公开表示,全球南方国家应积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反霸权、反干预的鲜明旗帜下,全球南方采取共同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为自身争取更大发言权,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全球治理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并取得显著成果。全球南方的这些行动切实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更大推动力。
(《求是》 2024年第6期)
门洪华 俞燕芳:“全球南方”框架下的新时代中国—发展中国家关系
“全球南方”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其独立的政治立场给国际关系调整带来深刻影响。中国有必要理性认识“全球南方”对新时代中国—发展中国家关系再定位的影响并适时进行外交政策调整。“全球南方”崛起是百年变局的重要变量,应在中国外交战略设计中突出其关键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紧紧围绕“全球南方”与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为指引,以完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扩大个体情感认同为路径,通过合作平台的搭建与全球治理机制的重塑,积极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深入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南方”的脆弱性与内部博弈、西方国家对“全球南方”的拉拢和分化,使中国—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诸多挑战。面向未来,中国应继续以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引领“全球南方”合作、落实好中国三大全球倡议,统筹国家、地区与全球布局,构建起以点带面、聚面成网的机制体系,形成政治、经贸、安全、人文等多轮驱动的复合型结构,实现中国—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
(《国际观察》 2024年第1期)
蓝庆新 武月:推动“全球南方”经贸合作的中国角色
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南方国家,在提供发展动力、搭建合作平台、推广发展经验、弥合发展差距、维护合作利益等方面不断推动“全球南方”经贸合作走深走实。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贸领域存在广泛的互补性需求和共同利益,但也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发展诉求存在差异、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合作影响难以量化评估的风险与挑战。展望未来,中国应扩大理念层面共识,明确经贸合作发展框架;深化管理体系改革,实现协同发力;尊重合作方发展需求,协调各方经贸利益;发挥传统合作优势,营造良好经贸环境。总之要多措并举,通过加深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共同提升“全球南方”在国际社会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理论学刊》 2024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