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力弘扬巴蜀文化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巴蜀之地,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文化瑰宝。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在华夏大地上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不可或缺的一根支柱。巴蜀文化的历史源头深远,可以追溯到古蜀时期,那时便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圈。在历史的长河中,巴蜀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周边各种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巴蜀文化不仅是巴蜀人民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它既有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古老的文明遗存,又有诸葛亮、李白、杜甫等千古名人的光辉足迹;既有川剧、灯会、木偶戏等优秀的戏曲艺术,又有火锅、川菜、龙抄手等美味的饮食文化。巴蜀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特点,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巴蜀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貌,构成了巴蜀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沉的爱国奉献精神。巴蜀人民历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忠诚担当,无论是在抗击外敌的战争中,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都表现出了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从大汉丞相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邓小平、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情怀,从汶川地震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到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白衣天使,巴蜀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奉献精神。
二是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巴蜀地处西南边陲,但其文化内涵却从未因地域的局限而显得封闭或保守。相反,巴蜀人民历来有着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外界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互动,不断吸收和借鉴各地文化的精髓与长处。正是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使得巴蜀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无论是与中原文化的互动,还是与南方文化、边疆文化的交流,巴蜀人民总能以兼容并蓄的胸怀,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既多元融合又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从古代的“天府之国”,到近现代的“战略大后方”,从“一带一路”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人民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展广泛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三是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巴蜀人民敢于创新、勇于进取,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从古代的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等伟大创举,到近现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在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千百年来,巴蜀儿女一直用实际行动展现着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使得巴蜀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巴蜀文化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越是向前,其生命力也越发旺盛。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和发扬巴蜀文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把握时代特征,满足广大人民需求,激发创新活力。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享受者,人民的需求是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承和发展巴蜀文化,要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需求、精神追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主题、展现巴蜀风情、体现人民情感的优秀作品,让巴蜀文化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和生活伴侣。
二是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社会效益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标准,社会效益决定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巴蜀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民族情感。传承和发展巴蜀文化,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怪俗,让巴蜀文化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和道德建设的引领力。
三是要坚持以时代精神为魂。时代精神,作为每一个历史时期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始终引领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并为文化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它是文化发展的内在灵魂与核心动力,更是决定文化能否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保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强大的文化体系,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节拍,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传承和发展巴蜀文化,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征,满足时代需求,创造时代价值,让巴蜀文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先导力和文明进步的示范力。
大力弘扬巴蜀文化,这是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对人民的情怀,对未来的期许,对时代的担当。让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巴蜀人民的新贡献!
(作者单位:内江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