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党员干部必须增强纪律素养

王厚明 王婧聪

纪律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不可亵渎性,从孙武斩吴王爱姬到曹操割发代首,从岳家军秋毫无犯到包青天铁面无私,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嘹亮歌声到黄克功被执行死刑的萧瑟枪声,从解放军露宿上海街头到邱少云烈火焚身,都告诉我们纪律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对党员干部而言纪律素养尤为重要,思想灵魂打上纪律的烙印,才能称之为合格。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素养,对于防止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党员干部纪律素养越高,思想上行动上越能保持先进性,越能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通过严格的锻炼和养成,使纪律素养成为党员干部坚不可摧的心中长城、人格防线。

纪律的重要特性是规范约束,也包含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员干部的纪律素养首先表现为权力上的正确行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权力本身具有两重性,用好权力既可为群众谋利益,为事业谋发展,用不好也可能成为权力的俘虏和奴隶。

权力行使必须承载责任。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亨利四世》有句名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深刻指出权力是地位,更是责任。权力和责任是相联系而存在的,权力的大小与责任大小是成正比的。党员干部要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切记只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而无为己谋私利、为他人谋便利的权力。坚持从自身抓起,从本单位做起,营造不跑不要、不收不送、不卡不占的良好风气。坚持按责行使职权,不私下授意、不纵容迁就,不打招呼、不插手、不干预基层敏感事务。排除极端个人主义的干扰,防止权力私有化;排除市场经济不良风气的干扰,防止权力商品化;排除人情关系因素的干扰,防止权力庸俗化。把职权和责任紧紧地捆在一起,强化问责意识,对因自身执行纪律不坚决,造成严重后果的;违反决策程序和原则,情节严重的;隐情不报弄虚作假,败坏风气的,都要被追究责任。做到心中知责,时时负责,事事尽责,使权力行使经得起历史、群众、实践的检验。

权力行使必须承诺服务。邓小平指出:“领导就是服务”,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认知自身权力不仅是组织赋予的,更是群众赋予的,权力既属于自己,更属于群众。一名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如果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牟取私利的手段,就会走向歧途。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群众是否高兴、是否满意、是否答应作为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群众利益得失、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权力是否正确行使的标准,多抓利基层、打基础、惠民生的建设,多办顺民意、快民心、解民忧的实事。

权力行使必须承担风险。党员领导干部不仅是敌对势力关注的对象,也是不法之徒公关的重点,不仅要承担拍板决策的风险,还要接受违纪犯错的问责。这一点从不同时期落马丢官的党员干部身上可以得到印证。正可谓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权力越大风险越大,党员干部在职期间面临的诱惑和陷阱很多,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人生谷底。因此,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度警惕,在用权的问题上,注意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立场坚定,在焦点敏感问题面前坚持原则,在重大事项面前慎重决策,在利益诱惑面前秉公办事,在成绩荣誉面前保持谨慎,时时处处事事算清政治前途账、名誉得失账、家庭亲情账、经济利益账、人身自由账,切不可说违心话、办糊涂事、犯出格错,防止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心理上追悔莫及的问题发生。

权力行使必须承受监督。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菲律宾反贪局也流行一句话:“腐败=权力+缺乏控制力+机会”。这些都说明监督对于权力的重要性。“尧立诽谤之木,舜设敢谏之鼓”,是我国最早的监督举措,包括北京天安门的华表,亦是一个公开的“意见箱”,周恩来的“十条家规”,董必武的“约法三章”,都为世人树立了严于律己的形象。党员干部要增强自律意识,要自觉接受组织、群众和制度的监督,把监督作为一种警戒、一面镜子,搞好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个人重要事项报告作为律己的重要内容,并将之作为是对自己的最大关心和爱护。相反,如果党员干部行使权力不受制约,那就离违法乱纪和牢狱之灾为时不远。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国资委)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