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持续促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已经处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性进程之中,也处在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时期。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而社会治理就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交往选择过程。社会治理作为社会交往现实的选择过程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趋向以及不同的体系架构、角色定位,当然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有差异的社会治理体系。
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地位
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涉及国家安全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内容是属于并列关系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在报告中属于第十一部分的第四个方面内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整体构成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要求。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包含着多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系统,而社会治理体系就是其中的重要基石和重要支撑。当下,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心重点在基层。大部分情况下,社会治理体系内容在涉及基层具体社会事务时候,往往与基层治理体系是重合的,又被称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社会化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社会治理的目标要求。党的二十大则强调了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能够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能力建设,也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社会化水平的重要实施步骤。可以说,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必须不断更新社会治理的认知观念、思维思路,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和形式路径。
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第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内社会治理触及诸多困境挑战,诸如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社会矛盾多样化,以及社会阶层分层化、社会空间虚拟化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基本社会定位判断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一系列主要制度设计安排。比如社会基础管理制度、社会智能化建设制度、社会治安防控制度、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制度、平安建设责任督导制度等。
第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历经岁月,历久弥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坚持群众路线与坚持服务群众上,主线始终不变。进入新时代所形成发展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依然是我国基层治理战线的一面旗帜,昭示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方向,对于构建并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完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把新时代许多宝贵经验上升到体制机制层面。比如人民内部矛盾调解联动机制、基层群众权益保障机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等。这就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模式作为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活水之源。比如,一些地方创设的“网格微法庭”,打造出的“互联网+网格化”双网共生社会治理格局,就开创了基层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就地化解、多元化解的工作新局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近年来为了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积极开展了涉及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信访机构调整。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部署,也是更好地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必须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切实畅通用好、规范保障各类信访渠道通道,积极妥善处理群众的问题矛盾诉求。另外,积极加强“数智信访”建设,不断拓宽社会民众诉求有门、维权有序、解决有道的领域路径。高效构建基层治理平台载体。科创赋能、多措并举搭建基层治理的多元化、多样化平台载体,这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新形式,丰富了基层社会治理形态模式。比如很多地方在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方面,依托社区综治中心服务平台整合服务管理、资源和信息,加强城乡社区网络信息建设,全方位提高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覆盖面。从而,有效提高社区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安社区建设水准。积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的对象、内容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剧烈变化,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情况也更复杂多元。这就要求不断增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增强城乡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关注力、投入力和创新力。比如,统筹健全城乡社区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协同健全城乡社区慈善救助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城乡社区协同治理体制机制等。
第三,强化社会治理主体保障。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全与社会稳定,就需要不断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基层社会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形成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出城乡社区居民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动组织最广泛人员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综合应急能力。深入推进综合平安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有效提升各类社会风险的综合应急能力水平。聚力推动新时代见义勇为事业,营造见义勇为的深厚社会氛围,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见义勇为事业,需要深度挖掘见义勇为行为的精神内涵;需要打造祛邪扶正、激浊扬清的见义勇为舆论场,引导全社会形成见义勇为的价值共识;还需要社会基础的扩展夯实,让社会人士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更需要为见义勇为人员提供权益保障和“绿色通道”,充分让英雄好报的深厚氛围充满社会每一个角落。事实上,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最直观的标志也就是多元主体所实现的协同共治场景。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为新时代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最根本性的保障主体。比如,各地创新实施“红色业委会”治理模式,通过红色业委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乡社区治理共同体“神经末梢”的建设,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更好地更广泛地参与社会治理,助力构建社会力量、社会人士参与的多中心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单位:山东武城县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