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绘遍春景上“春山”——自贡市委党校青年教师成长侧记

春山可望,岁月可为,青年教师们吹拂着新时代的春风,披荆斩棘、追风赶月,奔赴新时代的“春山”胜景。近日,自贡市委党校青年教师用他们的笔触,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入职以来的所思、所感,也描绘出他们的一路成长。 

从“高校门”到“党校门”:我在党校的成长之路——自贡市委党校青年教师  甘强、岳秀银 

2022年9月。我怀着激动和憧憬,同时带有一丝忐忑来到这座有盐有味的老工业城市——自贡。

憧憬,是因为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让我觉得自己已到立业阶段,大鹏展翅,未来可期似乎正在向我招手。忐忑,是因为从“高校门”到“党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职业,对党校的零星了解不足以支撑我去施展拳脚。不过,这种担忧似乎是多余的,进入党校之后,忽而春风,草木蔓发,我们开始茁壮成长。

兼职行政工作,对党校有了初步认知。迈入党校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实事求是”校训,初看只是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却体会不到其中的意蕴。随着在行政科室开始尝试申报科研课题、担任主体班班主任,我才渐渐对党校工作是什么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对“实事求是”校训有了进一步理解,同时也深深埋下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的种子。

旁听名师授课,积累知识和授课技巧。学习永远在路上。党校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缺乏教学能力是每一个新老师的现状,幸运的是党校不缺经验丰富的老师,学员的培训课是我们的优质资源。学校鼓励我们旁听培训班课程,我们也绝不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尤其是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以及各大高校请来的专家教授成为我们眼中的“香饽饽”。课间休息时,我们总是围在老师身旁问东问西,有时候甚至让老师忘记了上课时间。正是因为经常与这些专家教授交流学习,使我们快速完成了党校课堂知识的积累和授课技巧的掌握,让我们有了跃跃欲试上讲台的冲动。

参加微课比赛,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纸上得来终觉浅。党校老师的蜕变需要一个平台去打磨,唯有经过打磨,党校老师才能扛大旗。把青年教师聚在一起,在舞台上比一比,就是最好的锻炼。通过微课赛课,写稿、改稿、第一次登台、最后脱颖而出,我们实现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信心从无到有的跨越,开始蜕变为一名党校所需的青年教师。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时代浪潮终究是打在青年人身上,青年教师是播撒在党校的种子,值此大好时节,理当不负韶华、扎根在党校的沃土上不断提升能力,汲取养分,耕耘梦想,方能长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从争做“三好学生”到争做时代“大先生”——自贡市委党校青年教师、市委宣讲团成员、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获得者  罗诺 

2022年9月15日,毕业后的我正式进入自贡市委党校,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

作为外地人,在进入党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徘徊,仿佛还是那个在校园里的我。那段时间的我尝试写论文、申报课题,总是看着什么热门就研究什么、优秀老师研究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像无头苍蝇般乱撞,带来的结果不言而喻。

2022年底,作为兼职教师的我,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教研室,在教研室前辈们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逐渐从“学生”身份中脱离出来。近两年的工作让我真正热爱这份事业,也让我对党校多了一份认识——“不一般”。

“不一般”的党校教师要有忠诚事业的情怀。首先是身份情怀,要牢记党校教师的“不一般”,心怀党校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其次是事业情怀,要把守初心、担使命体现在本职工作上;最后要有道德情怀,努力把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统一起来。“不一般”的党校教师要有成为专家的拼劲。作为党校教师,我们应当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在业务上下大力气,找准专业特长和党校主责主业的“契合点”,通过坚持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努力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从而塑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一般”的党校教师要有担当重任的闯劲。作为党校教师,我们经常需要承担各种重大教学任务和重大课题研究任务等。面对这些任务,我们应当具备不怕重压的勇气和韧劲,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努力在攻克一个个重任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我喜欢并敬畏党校的讲台,站好讲台,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像跑马拉松,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耐力。青年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这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如今的我还是那个我,更是那个始终怀揣梦想和少年心性的我,手握星辉、执笔如剑,不忘初心使命,争做时代“大先生”。 

七年,我从党校一路走过——自贡市委党校青年教师,自贡市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先进个人  王斯奕 

5月,刚好是我踏入党校的第七个年头。七年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也意味着我从青涩走向成熟。

关注学员,教学相长。我在教务科工作5年多,从铸魂班到今天的中青班,我先后担任了30余个班次班主任。还记得第一次担任班主任,面对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学员,紧张、不安,我有些无所适从。我尝试着去了解每一位学员,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与大家的互动交流中,我们亦师亦友,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也了解到学员真正的培训需求。5年的历练,让我面对学员管理不再不知所措,让我站在讲台从容不迫。

以赛促教,伴我成长。从第一次参加燎原杯赛课的第四名到微党课赛课一等奖,七年时间参加五次比赛,参赛率达100%。从党的方针政策到地方实践特色课程,从法学到社会治理再到地方经济建设,每一次参赛选题,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学习的机会。每次备课,我都深入研究教材、教学方法和学员心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以赛促教,让我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让我不断成长。

潜心科研,拓展视野。尽管科研枯燥,但通过深入调研和实践,我逐渐领略了科研的乐趣和价值。在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我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学会了如何进行文献调研、数据分析、论文撰写,深入学习中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加强对理论知识和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科研成果的积累和应用,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让我可以更好地为学员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指导。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站在七年的节点上,展望下一个七年,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我将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饱蘸“信仰之墨”,提笔起调,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继续全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干部和思想引领者而努力奋斗。同时,我愿踏着坚定的步伐,铺展“实干之纸”,落笔成型,走好成长的每一步。当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在党校大家庭中,他们有转变、有收获、有成长。“种子”的他们正处于汲取力量的时候,党校工作的点点滴滴是给予他们的养分,组织赋予的教学科研咨政任务是激发潜能的风雨。青年教师将以青春之姿无畏向前,以晨兢夕厉的决心开拓进取,绘遍“春”之韶华,“待到山花烂漫时”呈上一份满意画卷,往“平芜尽处”赴一场与党校的“春山”之约。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