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安居于山岳之上的红色学府

◇ 杨中华 箫 声

资阳市安岳县地处川中腹地、成渝之心,已有1400多年建县历史,因“安居于山岳之上”而得名,这里是中国柠檬之乡、中国石刻之乡、四川人口大县。种子破土枝繁叶茂,石刻文化历久弥新,这片人口聚集土地孕育的蓬勃动能,让安岳大放异彩,也为安岳县委党校这所红色学府,抢抓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机遇、依托优势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独特的基础。

在“酸果子”中得到“甜收获”

阳光正好,安岳柠檬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修班的学员们正在柠檬园中现场教学,阵阵清香不时飘来。郁郁葱葱的柠檬树沿着山坡有序分布,层层绿叶间,个大饱满的柠檬挂满枝头,沉甸甸、黄灿灿,煞是好看。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安岳县委党校精心打造研修班培训课程,邀请来自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围绕柠檬产业管理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给基层干部、柠檬种植大户授课,为柠檬产业品牌提档升级提供助推器。“县委党校举办这个研修班,让我们学到了柠檬产业现代化管理的知识,现在我们也做到了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回去还要和乡亲们一起富!”研修班受到学员的点赞好评。

从1929年第一株柠檬在这里种下起,安岳就与柠檬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这里的柠檬种植规模、产量占全国的70%,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80%以上,是世界五大柠檬主产地之一。“酸果子”让果农们过上了“甜日子”,也让安岳县委党校尝到了“甜头”,目前,柠檬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已举办4期,承接相关主题外训12期,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贡献了积极力量。服务柠檬产业的教育培训,是安岳县委党校近年发展经历由“酸”到“甜”的一个缩影。曾经的安岳县委党校,和其他一些县级党校一样,面临基础弱、底子薄、重视程度不够等短板,还因位于人口大县,培训任务较重,多种酸楚长期困扰着安岳党校人。

如何破局?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的春风,吹散了安岳县委党校的发展迷雾。安岳县委党校抢抓分类建设机会,“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化”的工作思路日见成效。近年来,不断探索用好用活当地红色、文旅、产业资源的新路子,打造红色教学点、特色产业教学点、现代生态农业教学点,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党校+红色历史”“党校+蓝色资源”“党校+绿色发展”精品教育路线,让教学资源连线成面、串珠成链。积极寻找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合作协议,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和地方实际需求,对基层干部、乡村教师、产业人才等通过多媒介进行在线培训,让干部培训实现从扁平到立体的新转变。近三年,累计办班38期,培训学员9437人次,开展理论宣讲150余场,覆盖范围10万余人。

在“大课堂”中找到“小切口”

做好调查研究是党校教师的基本功。近年来,安岳县委党校把“大课堂”历练作为锻炼教师、做好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让教研人员走出书斋,丢掉“书生气”、沾上“烟火气”、承接“地气”,将有温度的调研转化为倾听真声音、发现真问题、提出真决策的“真材实料”,在为党献策中走出了“小切口、深调研、实建议”路子。先后组建“高级讲师+年轻教师”的党校科研团队、“党校教师+党校学员”的学员课题组和“县委党校+职能部门”的联合课题开发组,围绕安岳县革命老区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文旅发展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调查研究。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后,安岳县委党校迅速行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组织教职工深入县内30余个乡镇,围绕农村人口外流现状及回引、成渝毗邻地区社会治理协同发展等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不错的成绩,全年立项10余项省市科研课题。近三年累计完成省、市级立项课题24项,科研获奖2篇,发表理论文章14篇,11篇调研报告被县委、县政府采纳。

在“国家战略”中谋划“党校行动”

安岳毗邻重庆。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施,诸多机遇叠加,安岳党校人也在谋划着服务双城记的新行动。

“遍地石刻,乡乡有佛”是安岳和重庆大足的共同特征。石刻的打造需要巧妙的布局、精细的雕刻。如何让干部教育培训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干部教育培训,也需要党校人用心雕琢。大足的干部教育培训为什么更有特色?带着疑问,安岳县委党校多次赴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取经”,探寻的“党性教育+石刻文化”的结合路径,并构建了合作交流工作机制。“大足区委党校打造了大足石刻地方廉洁文化品牌,并将其转化成了党性教育的‘活教材’。安岳和大足山水相邻,希望学习经验,利用安岳石刻塑造自己的教育品牌,为双城记大局服务。”安岳县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

自2021年4月与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签署校际办学合作框架协议开始,安岳县委党校已赴大足等地开展校际交流9次、师资培训6场、课题调研6次。通过共同签订《2023年校际合作工作清单》,在开展干部教育互训、共享现场教学基地、开展课题研究协作、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开展远程教研、实现馆藏共享等方面进行更多合作。共同塑造“发现安岳、发现大足”校际合作品牌,借鉴大足石刻孝廉文化教学基地的现场教学经验,打造安岳石刻教学基地,推行“党校+安岳石窟研究院”的双讲教学模式,让石刻文化与“政德教育、孝廉教育”有机契合,与党校教学深度融合,为党性教育探索新方向、注入新活力。

安岳石刻文化穿越时空,滋养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鼓点渐密,是安岳县委党校被赋予的时代机遇,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谋与动中,必将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更美的前路风景、更强的发展动力。

(作者单位分别系安岳县委党校、四川省委党校)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