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打造“春风党校”品牌 培育“王家元式”乡村振兴带头人

近年来,筠连县依托春风村独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将县委党校与宜宾春风村政学院合二为一,不断将“春风精神”与优化教学载体、完善办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等融合,推动党校建设在村、干部培训在村,着力打造“春风党校”品牌,培育“王家元式”乡村振兴带头人。2023年,高质量承办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全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和宜宾市2023年村党组织标兵书记风采展示擂台赛,为培育“王家元式”乡村振兴带头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春风引领”优化校点布局。一是深化校地合作,依托春风村独特的精神力量、奋斗文化,挖掘“新时代春风精神”“新时代春风经验”丰富内涵,采取“党校+基地”模式,深化“党校+春风”的校地联结,推动“好风景”向“好资源”转化,建成集绿化、美化和亮化于一体的春风校园,满足春风特色干部培训需求。二是一体运行管理,县委党校与宜宾春风村政学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新增培训处、春风理论研究处2个内设机构,培训处负责承接对外培训、打造春风教学点位等工作,春风理论研究处负责新时代春风精神、新时代春风经验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推广以及开展春风特色课程、教材开发等工作。三是优化布局教学点位,以春风党校为基点,依托春风村3A级景区资源和县域特色文化资源,联合打造春风石漠化等治理现场教学点、春风现代农业示范园等9个村内点位,优化筠连“四馆”、 南丝绸之路不夜城、银星茶园、大雪山红军墓等28个县内教学点,统筹宜宾市资源,拓展翠屏区安石村、高县大屋村、长宁县永江村、三江新区工业园等12个教学点,推动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网点式”教学布局。

“市县一体”配强师资力量。一是共享师资力量,依托“市县联动办学、县区主体负责”运行模式,在师资、教学、管理、科研咨政等方面深化联系,配备党校专职教师7人,市委党校下派专职教师4名;借助高等院校名师、党校系统教师、企事业单位领导、宜宾市先进典型人物、专家能手资源库,整合市县乡村四级教师力量,围绕培训主题常态储备党校系统教师30余人,外聘专家学者40余人、“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等100余人。二是提升教学能力,利用省市党校资源,加强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科研课题研究、理论文章撰写,不断提升教师政治素质、教学水平、管理能力;拓宽“上下互通”的实践渠道,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把研究融入群众工作。三是培优教学队伍,以“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春风村党委书记王家元为典型,精选教师、理论宣讲团成员等10余人培育春风讲解员队伍,通过集体备课、实战演练、现场试讲等方式选拔专业讲解员,开发《苦干实干巧干,石头缝里开出幸福花》等多堂“微党课”,培育校内“微党课”教师4名,聘任兼职“微党课”教师7名。

“套餐培训”提升教学质效。一是开展“个性化”培训,根据基层党务、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 8 大干部教育培训模块,全面推行“党校定课+学员选课”模式,围绕中省市要求和学员短板划定培训“必修课”,学员根据岗位需求和兴趣爱好提出“选修课”,组成“培训套餐”,并对应调整教学点位、师资课程,提升培训针对性。二是打造“互动式”课堂,深入挖掘春风内涵,开发《“两山理论”之春风实践》《乡村振兴之春风实践》等20门独具“春风特色”的系列课程,配套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治理模式、乡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和涉农技术培训、乡村文化建设、“春风村式”基层组织建设等6大教学体系,开设情景课堂,集成打造以春风特色为主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培训基地,持续打响春风干部教育培训品牌。三是推进“测评式”问效,采取“入学摸底考试+结业测评考试”方式,入学前围绕党的理论、时事政治、公文写作、应急处突等理论测试,摸底学员知识短板、能力现状,对症下药开设培训课程,补足学员知识短板;训后围绕培训内容、调研主题、最新政策等举行结业考试,全面检验学员学习成效,倒逼学员沉下心、下苦功学习。目前,已针对全市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设培训班21个,培训人员1259人次。

(筠连县委党校)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