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省委党校主体班学员开展“树立和践行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联合论坛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重要论述,3月22日,省委党校春季学期第1期主体班进修类班次举办“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学员联合论坛。本次论坛由第85期市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1期高职级公务员进修班、第44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1期较高职级公务员进修班、第6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承办,各班在前期讨论的基础上推选一位学员代表作主旨发言,畅谈学习体会,分享工作经验和做法。

论坛上,柳锋、刘俊明、段恩传、黄代利、翟琨等5位学员代表,就新时代如何理解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内涵、怎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中建八局的柳锋学员认为,利比亚撤侨中所有共产党员主动选择最后撤离的“权力”是一种权力观;在抗疫、抗震、抗洪中扛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紧急项目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端正的是一种政绩观;扛起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责任担当,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体现的是一种事业观。来自农业农村厅的刘俊明学员则从权力来源、权力本质、权力价值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对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理解,认为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内在统一、彼此联系、互为作用,要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责任,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政绩不是形式的堆砌、短期的突击和个人的荣誉,而是长期实干的结果、是人民的认可;事业是知识的积累、是动态发展的、是全局性的,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协同推进。来自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段恩传学员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原创性贡献,认为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在新时代的体现,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诠释了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支撑体系,指出“为民用权”“造福于民”是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真谛。来自水利厅的黄代利学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系统论述了如何铸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提出新时代领导干部要通过涵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天地之心”,涵养仁爱、慈悲、兼爱的“百姓之心”,涵养纯洁、纯真、真挚的“赤子之心”,内外兼修,才能念好为民服务真经,全身心投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来自省社会科学院的翟琨学员从中国历朝历代为政者与当代共产党员对政绩观的认识区别出发,阐明了新时代政绩观的真正内涵,即将个人的人生价值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真正做到为民造福,这才是最大的政绩;认为在工作中要坚持稳中求进、“破”“立”结合、避虚就实、标本兼治、远近衔接,处理好上述“五种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能做出为民造福的真正政绩。省委党校教研部主任王凡对学员代表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提出要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打开格局、提升境界,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

学员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员干部“三观”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律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把握。通过交流探讨,大家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正确“三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确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和终生的事业,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四川省委党校第1期较高职级公务员进修班学员 王金凤)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