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树牢正确的权力观

◇ 陈敬乐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珍惜手中的权力,慎用权力,自觉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

公正用权不藏私。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公正看作一种美德。没有公正,再好的决策也会受到阻碍,最终受损害的是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在使用权力的时候,要公平公正,严格规范用权,随时提醒自己用权时是否一碗水端平,是否一把尺子量到底,是否秉公办事、顾全大局。只有做到公平不倾斜,公正不护短,公道不藏私,以公正律己,以公正服人,才能赢得人民长久的拥护和支持。秉公用权的首要在于把好用人关,严格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依法办事的原则选人用人。在用人问题上要守住基本底线,不画“小圈子”,不搞团团伙伙,不搞个人说了算,坚决做到按规矩原则用人,按法规程序办事,使过程结果公开透明,以公道正派的选人用人来凝心聚气。公正用权,还要管好用好经费。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要严格经费管理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党委集体研究把关,坚持经费投入中心工作优先、基层建设优先,切实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用出效益来。

依法用权不任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时要始终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思维方式,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越雷池一步。要牢记服务宗旨,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用权不任性、不越轨,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利益所惑。要始终坚持严以用权,把依法用权、依法办事作为最高行为准则,自觉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行权。坚持依法用权,首先要做到依法决策。凡事都要认真想一想决策的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法律责任,确保作出的决策不偏离法治轨道。坚持依法用权,其次要密织制度之网。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乱用权力或游走在纪律法律禁区的边缘,除自身定力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度缺失。坚持依法用权,还要做到不以权压法。推进依法用权,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老百姓就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一定要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一定要牢记“有权不可任性”的警训,一定要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切实养成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政治习惯。

为民用权践初心。党员干部要经常想一想“权从哪里来、应该怎么用”这个重要问题。有的党员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根本原因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想清楚、弄明白,手中有了权力就以权谋私,为所欲为。这就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端正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识到手中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尽责,为民谋利;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要时刻牢记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勤政为民、为民用权,把权力用来为人民做事,决不允许弄权做官。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在政治、经济和生活上搞特殊化的权利,决不能因私利抛公义、因私谊废公事,决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把权力当作巧取豪夺、中饱私囊的工具。要坚决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做为民服务的践行者,以“赤子爱父母”的精神和情感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变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廉洁用权守底线。公生明、廉生威。正确行使权力,必须秉公廉洁用权。领导干部手握国家公权,关乎民生休戚。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告诫,做到事事出于公心、时时秉公用权,不能弄权、揽权、越权,更不能持权自重、以权谋私。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提高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认识,不定期对落实党章党规党纪情况进行自查,主动查找短板不足,始终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在守纪律、讲规矩等方面立标杆、作表率,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必须自觉接受监督。每个领导干部应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带头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锤炼,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上率下,不断增强自觉接受监督和约束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防止家人、亲属利用自身职务影响谋取私利。要加强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管教、提醒和约束,不优亲厚友、厚此薄彼,不为“小圈子”“自己人”“身边人”利益而打“擦边球”“越红线”,决不允许搞特权,始终做到廉洁用权。

 (作者系湖北省黄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