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嘉州大地上——看乐山市委党校咨政报告是如何炼成的
如何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如何为乐山高质量发展开出良方?近年来,乐山市委党校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方向,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需求、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对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进决策、进课堂,为乐山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党校力量。
转型:找准研究方向
“刚入职那段时间,领导和同事们与我们青年教师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转型’,要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方向转型到适合党校的教学与科研方向。”乐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青年教师马月坦言。马月毕业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大学里的学术方向和学术气质显然与党校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焦虑后,她果断转型,围绕党校主业主课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学术研究。近年来,马月逐步把研究方向转到基层治理、产业发展领域上,围绕乐山改革发展案例撰写的3篇咨政报告获得市委领导肯定性批示,体现了党校教师的价值所在。
要转型,就要学会抛却固守。经济学教研室青年教师杨梦遥深知,不能只满足于开展全市“三农”领域的对策研究。几年前,她开始涉足三产融合、文旅融合领域的问题研究,由她撰写的咨政报告《关于乐山预制菜产业破局发展的研究》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在党校,开展对策研究不能凭兴趣、限专业,党委政府所需,即是党校所为。”乐山市委党校负责同志说。
2024年以来,乐山市委党校充分发挥理论优势、学科优势,深入基层调研,围绕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咨政建议。咨政报告涉及推进乐山农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智改数转”、优化产业基金运作、招商引资、低空经济等方面,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25件,其中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13件,实现了“精彩献策”。
赋能:汲取团队力量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乐山市委党校着力打造有组织的科研团队,厚植科研人员的理论功底,不断增加学术研究正向激励,持续激活学术动力。
厚植理论功底。市委党校常态化举办科研咨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邀请省委党校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讲方法、讲思路,提升教研人员学术水平。定期召开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组织参加学术研讨会,促进互学互鉴、对外交流。开展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基本文献研读工程,组织66名青年教师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夯实理论基础。
借力借势发展。向上争取,邀请省委党校专家学者加入项目组进行全流程跟踪指导;向下协同,依托《市县党校科研咨政统筹协作办法》,组建10个跨县(市、区)、跨学科的重点(特色)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开展集体攻关。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加强与市委、市政府、高校等单位联系,合作完成《乐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线调查、模式设计与路径探索》《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研究》等一批高质量课题。
用好学员资源。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整合教师理论优势与学员实践经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难点,通过师生共答、学员互答、调研解答等形式,联合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并撰写报告,提升学员学用结合能力。学员全年撰写调研报告40余篇,通过党校《咨政参阅》报送咨政成果7期,获批6篇。熊忠作为市委党校县干班学员,在市委党校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的咨政报告《关于我市加快构建木材加工集群的建议》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他表示,通过“理论学习+对策研究”,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深耕:坚持长期主义
“学术研究要有定力,一旦选定,要合理规划好阶段性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并长期坚持、持续推进,不能随波逐流,不能跟风式、应景式搞研究。”《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康璇认为。
精准选题是关键。题好文一半,题从何而来?选题求广,乐山市委党校面向全市市级部门、党校系统征集选题,以领导点题、部门出题、专家荐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聚焦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制发选题指南。调研求实,要求教研人员紧盯经济、农业、教育、医疗、文旅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广泛调研选题的可行性。论证求严,开展国省课等高层次课题选题论证会、决策咨询选题论证会,群策群力帮助教研人员树立选题意识、提高科研质量。
深入调研是基础。广泛查阅教材、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著等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学员群体以及相关的实践基地等,进行实地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收集第一手资料,提升咨政报告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以及建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严格审核是重点。市委党校建立了咨政报告审核机制,对选题、撰写、定稿进行全流程审核把关,先由校委会带领教师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共同挖掘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咨政选题,在撰写环节实行思路梳理、框架构建、内容打磨等多维度帮扶,确保报告逻辑严谨、数据准确、分析深入、建议可行。在定稿前,采用分层审核机制,即由教研室主任预审、科研科初审、分管领导复审、党校常务终审的四级把关制度,严把报告质量关。
智汇咨政,筑梦前行。下一步,乐山市委党校将紧扣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前沿,努力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
(作者单位:乐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