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 乘势而上 奋力谱写新时代四川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治蜀兴川事业所需、退役军人所盼,把握历史方位,明晰职能定位,提升工作摆位,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踊跃投身四川现代化建设,在服务强国强军、提高保障水平、防范化解风险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全省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从历史沿革学习中把握历史方位
(一)我国古代近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历史脉络。退役军人工作伴随国家和军队的产生而产生,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史料记载,商朝有“登人”制度,打仗的时候召集来参战,战争结束后,又恢复从事原来的职业,这可算是我国古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初始和萌芽。不同朝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规模和国防需求等因素,经历了征兵制、募兵制等不同时期,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授予官爵、门荫子孙、授予田宅、发给俸禄、减免赋役、抚恤伤亡、荣誉奖励、法律特权等。
(二)外国退役军人工作相关情况。美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美联邦政府管理和服务退役军人的主要机构,负责2100多万退役军人和7000多万家属、遗属有关工作。俄罗斯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事务,主要由俄军干部总局、军事政治总局等部门分工负责。英国国防部下属退役军人局是服务管理退役军人的负责部门,服务对象包括退役军人及其家属、阵亡军人遗属,主要负责审核、管理军人年金等。
(三)党领导下的退役军人工作发展脉络。我国退役军人工作发展史,是党史、新中国史、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红色印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党领导下的退役军人工作完成了保障制度的初创和革命战争年代的探索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下的退役军人工作从保证部队战斗力转到保证国家经济建设、保证部队战斗力并重上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继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党领导下的退役军人工作进入改革调整、创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党领导下的退役军人工作进入格局重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四)全省退役军人工作基本情况。四川是兵员大省、安置大省、优抚大省、驻军大省、红色资源大省,做好全省退役军人工作,是激励军心士气、保持社会和谐、维护政权稳固的战略性举措。2018年11月21日,退役军人事务厅正式挂牌;2019年3月,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全面成立;2019年5月,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组建到位。同时,省委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第一副组长,7位省领导担任副组长,38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退役军人事务厅。
二、从工作实践梳理中明晰职能定位
(一)退役军人工作实践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调“退役军人安置和管理,关系军队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凝聚实现治蜀兴川磅礴力量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服务“国之大者”、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和“一极一源”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退役军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近年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两个服务”方针,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整体工作质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备,服务保障提质升级,就业安置高能见效,抚恤优待多维拓宽,尊崇褒扬用心用情,权益维护扎实有力。2024年,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着眼退役军人所盼,“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在全国率先开展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广大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三)退役军人工作实践的经验启示。系统成立以来的历程,既是一场迎难而上的跋涉,也是一次革故鼎新的启航。有许多经验启示值得认真总结: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两个服务”;必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四川退役军人工作就一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三、从形势任务分析中提升工作摆位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退役军人工作既担负着为军队疏解人员、服务强军兴军的重任,又担负着为地方输送人员、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一方面,退役军人工作必须始终紧跟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解部队之所难、急官兵之所急,让军队集中精力专司打仗。另一方面,要把退役军人作为宝贵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强化他们的荣誉责任,激发他们的奋斗热情,让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再立新功。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形势任务。战略全局借势于百年变局,百年变局孕育着时代新局。“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相互作用。一方面,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退役军人工作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要求,提高双拥工作质效,让部队集中精力练兵备战、专谋打赢。另一方面,全省退役军人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如果算上军属、烈属以及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近亲属,数量更为庞大。因此,退役军人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稳定具有“压舱石”作用。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化解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的重大风险。
(三)推进全省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这不仅是对转业军官安置工作的要求,也是对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要求。目前,人岗不相适、人事不相宜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优化照顾对象安置办法、保证岗位编制、完善安置程序等问题有待研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更加注重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条例》,更加注重抓好政策制度建设;要科学编制安置计划,加大岗位筹集力度,更加注重精准精细服务;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军政军民团结政治优势,更加注重凝聚共识合力共为。切实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与退役军人工作密切相关的干部人事、劳动就业等政策调整进程明显加快,而退役军人工作改革往往要在相关改革基本到位后才能实施,存在“时间差”。同时,由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政治性、特殊性、敏感性,推进改革必须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风险,这样往往导致改革难以彻底。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全人群、全链条、全领域保障;要注重普惠加优待,优于普通公民;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引导预期;要兜底保障。切实把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退役军人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坚定信念、爱国奉献、奋发有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赋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加强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教育管理始终;要把正面宣传引导贯穿教育管理始终;要把经常性思想沟通贯穿教育管理始终;要把纪律约束贯穿教育管理始终。切实把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退役军人经过部队严格教育训练和重大任务考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军事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及人们择业观念的逐步转变,将会有更多退役军人走市场化就业的路子。但“市场”有别于“战场”,退役军人回归地方后,大多面临军事本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困难,需要各级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实现能力升级、顺利就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他们善做新时代建设者;要引导他们争做红色文化传播者;要引导他们勇做人民安全捍卫者。切实把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当前,退役军人工作法律法规处于初创阶段,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同时,政策执行落地落实质效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抓紧健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要狠抓法规政策落实,做到有法必依;要加强法治意识教育,促进尊法守法;要积极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