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中央红军长征的途经地、战斗地、宿营地——红军长征在兴文

罗亚宣 黄晓兰

兴文县,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是川南早期革命的主要发源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途经地、战斗地、宿营地,现有60余处红色遗迹遗址、综合性纪念场所5处。

以时间换空间——中央红军在兴文走过的道路

遵义会议后,中央军委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进入川南。1935年2月3日,红一军团二师围攻叙永县城未克,随后到达金鹅池(现大河苗族乡)宿营。4日,向大坝(现大坝苗族乡)前进。5日,分三路从大坝出发急进建武(现九丝城镇),左路经崩土坎、铧厂、狗儿塆翻柏杨坡到建武,中路向大坝翻文笔山过木郎沟到五村(现石海镇)驻扎,右路从四龙二季山翻腊鹅寨到五村驻扎。6日,三路队伍在建武集中、宿营。7日,从建武出发攻占珙县洛亥镇。8日,在珙县王场镇宿营。9日,向云南扎西进发。

以生命赴使命——中央红军在兴文发生的故事

红一军团在兴文境内活动的日子里,先后在李子关、柏杨坡、龙君庙等地,与国民党追堵军队及地方民团发生遭遇,进行了数次惨烈的战斗。同时,他们坚持向当地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打土豪分田地,救贫扶弱,与当地民众结下鱼水之情,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身殒红军岩。1935年2月5日,红一军团一支掉队的小分队行至平寨湾(现石海镇小岩湾),发现一位苗族妇女抱着重病的小孩在门前哭泣。一位红军战士不顾后有追兵,上前施救。敌人包围了草房,苗族妇女急忙把红军战士掩藏起来,抱着小孩站到门口掩护。敌人没发现红军战士,要把苗族妇女带走,为不连累群众,红军战士走了出来。敌人押着红军战士离去,走到小岩湾时,红军战士奋力挣脱绳索,向岩口跑去,从几十丈高的悬岩上跳下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地群众把红军牺牲地改称“红军岩”。1985年5月,时任国防部长、国务委员张爱萍将军亲笔题下“红军岩”三个大字。

血染柏杨坡。1935年2月5日,红一军团兵分三路从大坝出发急进建武,左路50多人的部队正在翻柏杨坡出界牌时,先是遭到民团开枪偷袭,打死红军战士2人,行至狗儿湾时,又遭到民团拦截,当进至坡陡路窄的五十二梯步时,陷入四个民团大队和一个正规连的重重包围,经过殊死肉搏,鲜血染遍了柏杨坡,最后仅有十余人突出重围。3名伤员藏到燕子岩上,因无医无药无粮,后来群众进山打柴时才发现他们的尸体,当地群众先后安葬了牺牲的红军战士。

抢渡落雁河。落雁河,是南广河的上游,河面宽50米,水深近10米。1935年2月7日,红一军团由建武分两路向珙县洛亥前进,一路走石碑,一路走曹营,行至落雁河边,无法涉水过河,后面追敌将至。在架桥时,当地群众主动提供小船,纷纷拆下自家门板、木板,协助红军快速搭建了一座由20多条船连接的浮桥,红一军团大队人马得以快速渡过,队伍刚过完就得到侦察报告,敌军先头部队已追至石碑口,离此不到20公里。

以孤军牵强敌——游击纵队在兴文战斗的回声

193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扎西会议”,讨论中央红军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作出决定。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决定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一方面,打击牵制敌人,掩护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另一方面,建立革命根据地,安置保护好伤病员。2月18日,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同地方游击队合队,在中共川南特委领导下,在川滇黔交界的20余县与数百倍的敌人展开殊死拼杀、浴血奋战,大小战斗200余次,先后攻下云南威信、贵州赫章、四川筠连,打下建武、安宁桥、红桥镇、叙篷溪等战略要地,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顺利北上减轻了军事压力,以巨大牺牲完成了策应红军战略转移的光荣使命。

后来,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与中央失联,他们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继续孤军作战。在川滇黔边与敌军浴血周旋、激战近两年后,终因敌多我少、缺乏后援和补充,在敌军重兵连续“围剿”下被打散,几乎全军覆没。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先前转战中分别组建的川南游击支队、云南游击支队、贵州游击支队三支游击支队继续在三省边区开展武装斗争,其中的川南游击支队一直坚持斗争至1945年10月。支队长金璲是兴文人,先后四次被捕,每次被营救出狱后又坚持战斗,第四次被捕后被杀害,年仅29岁。就义前,他写下“生无奇策安天下,死留正气照乾坤”。1966年,68岁的彭德怀四处打听川南游击纵队的下落,得知他们在极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转战两年,几乎尽数牺牲,这位老人停箸减食,悲痛不已!

近年来,兴文县委党校整合红色资源、抓实课程开发、宣讲红色故事,切实让红色资源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有形有感有效。

织密红色阵地,打造特色现场教学点位。县委高度重视,深入挖掘保护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建成包含长征步道及景观节点、红一军团长征纪念馆、红军烈士纪念碑等景观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文公园),打造长征精神主题教学点6个、红色文化教学点3个,形成2条红色教育线路。

开发红色课程,完善地方特色课程体系。开发《理想照耀征途——红军长征过兴文》《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光辉战斗历程及启示》等4门课程;摄制《一个特殊的秤砣》《孤胆英雄金遂》等6门网络微党课;打造《孤军不孤 精神永存》《深山火种》等3门现场教学情景课。

深研红色文化,助力兴文红色智库建设。完成《兴文县地方党史资源质效开发利用研究》等10余个科研咨政课题;打造《红色兴文谱新篇》《凝心铸魂守初心 奋楫笃行担使命》等作品,组织宣讲员讲好兴文红色故事。


(作者单位:兴文县委党校)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