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多点

郭言:美“关税乱拳”伤害世界经济

美方声称此举旨在确保美国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环境,但加征关税的行为本质上是将“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所谓“对等”,实则是以美国市场的议价权为筹码,强迫他国接受其单边设定的贸易条件。这种“顺我者不一定降税,逆我者一定要加税”的霸权逻辑,既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框架下的非歧视性原则,也暴露了美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双标逻辑。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一边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他国技术产品进入,一边要求他国对美全面开放市场,如此双重标准恰恰是对“对等”的最大嘲讽。

美方声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以所谓“对等”为由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罔顾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

以错误思维指导行动,难以收获正确的结果。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度依赖跨国协作,美国强推“对等关税”,将迫使全球企业面临成本激增、供应链断裂风险。同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其进口成本上升势必推高国内通胀,最终将由消费者买单。更危险的是,美国“关税乱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刺激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形成“关税—反制—再升级”的恶性循环。

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美国执迷打造“小院高墙”,只会禁锢自己、割裂世界。

(《经济日报》2025年4月6日)


黄宇轩:单边霸凌终将反噬自身

其一,从加税逻辑看,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对等关税”名义上是将美国的进口税率与他国关税、增值税、非关税壁垒等“综合税率”对齐,实际操作演变为简单套用“贸易逆差除以进口总额”的数值来推算税率,俨然将贸易逆差直接等同于征税依据。此外,“吃亏论”还掩盖了美元霸权与跨国利润转移的真相。美国企业海外未汇回利润既未计入国内GDP,也未转化为本土再投资,而是通过资本回流支撑美股泡沫。混乱的统计、错乱的说辞,折射出美国以数字游戏为外衣的政治霸凌与双重标准。

其二,从加税效果看,纯属伤人害己。供应链具有叠加效应,实际关税成本往往嵌于整个供应链中,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再到终端消费都可能被“加码”。为抑制因关税引发的通胀,美联储被迫维持高利率,房贷、车贷等债务负担将水涨船高,形成“物价—利率—债务”持续加剧的循环。

其三,从国际影响看,“美国优先”逐渐演变成“美国孤立”。多边反制联盟正在形成。当前,欧盟已经宣布对美关税反制计划,4月15日起将实施第一轮对美反制关税,5月15日起实施第二轮;中国则对美国产品征收34%关税,并将相关问题诉诸WTO;拉美诸国也联合发布“经济对等法案”。与此同时,美元霸权地位受到冲击,去美元化进程加快,种种迹象都表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在以多边协同反制美国的单边行径。为“让美国再次伟大”而鼓噪的种种单边举措,实际上暴露了美国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脆弱性,也严重削弱了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号召力。

(《北京日报》 2025年4月9日)


孙立坚:中国仍应坚持合作共赢与开放发展

第一,以“制度型开放”来应对当前的“逆全球化”挑战。

第二,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机制的重构,形成更加多层次、稳定的国际合作网络。一是政府间协调机制的完善,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推动全球贸易规则的优化,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冲击;二是企业深度参与合作,跨国企业通过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度融入中国经济;三是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对接,例如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积极推动国际标准互认,以更高水平的市场规则提升全球合作效率。

第三,主动培育全球化新动能,以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市场竞争力。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优化海外投资布局,以减少单一市场依赖,规避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同时,推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进一步优化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

第四,建立全球风险缓冲体系,以应对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通过市场多元化布局,提供更多元的投资机会,帮助企业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此外,在国际金融领域,通过推动货币互换网络建设,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降低跨国企业因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构建更加健全的争端预防机制,为跨国企业提供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第五,重塑全球经济合作的价值共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重塑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打破意识形态的壁垒,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年4月8日)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