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最新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要实现长期执政,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随着执政时间增加而自然提升,必须一刻不停在与时俱进学习中迭代,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升级,在推进党的各项事业中进化。教育培训无疑是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解决我们这个大党独有难题的必要之举、应有之义。因此,党中央最近颁布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下称《规划》),毋庸置疑是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最新指南。《规划》紧扣时代脉搏、突出时代主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守正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主题主线更加突出,教育培训内容更加全面。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规划》将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大体划分为“主题主线、首要政治任务、基本任务”三大课程体系,使得教育培训内容更加全面,并根据党员所属领域明确了教育培训的侧重点和主要方向,使得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如,明确“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明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为首要政治任务”;明确将“全面落实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作为教育培训的基本任务。同时还明确“党员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重要著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教育培训靶向更加精准。目标是行动的先导。《规划》将教育培训的“小目标”“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的“大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具体目标而言,《规划》提出了三个“进一步”的要求: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进一步提升等。具体举措则更为务实,《规划》就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对象类别、内容、学时、周期等基本培训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定量的规定,使得要求更为具体明确,便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执行操作。如,培训方式方法上,明确为党内集中教育、专题培训、党员日常教育、个人自学等;对象类别上,按党内身份区分为普通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两类,按所属领域区分为农村、城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新兴领域等六大类别;学习内容上,明确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知识技能等为其基本内容;培训周期上,明确5年时间为一个周期。
平台载体更加广泛,教育培训方式更加灵活。众口难调调众口。《规划》强调线下与线上培训相结合,注重完善基本培训。就线下培训而言,要求运用脱产培训、系统培训、专题培训、集中研讨等方式,紧密结合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中教育培训。对线上培训来说,《规划》强调要充分整合各级各类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资源,特别是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网上党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官方权威的在线课堂,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难以参加线下调训的党员提供线上的、常态化的服务和支撑。就教育培训中的具体操作,《规划》强调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灵活运用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现场体验等方法,引导广大党员多渠道、全方位参学。对教育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而言,《规划》强调注重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对党员参训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精准性。《规划》明确了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责任;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提出学习教育不作硬性要求,但党组织可通过送学上门、走访慰问等方式,给予更多关心照顾,更好地实现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的基本培训要求。
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育培训保障更加充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各基层单位党委和党总支的直接实施责任、党支部的具体组织责任、各级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四级”责任体系;明确组织、宣传、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能职责,构建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规划》完善了教育培训制度机制。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机构职能的优化、工作力量的配备、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健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激励约束、精准调训等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师资聘任管理制度,分级分类建立并动态管理师资库。《规划》还明确了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强调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和各级党委留存党费主要用于教育培训党员等要求,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规划》最后强调“不断改进学风”“强化督导评估”等制度机制,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能落地落细落小,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者单位:内江市市中区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