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宜宾县(区)党校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部门/单位:宜宾市委党校 签发人:吕健

屏山县委党校与秀洲区委党校签订合作协议

近日,屏山县委党校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委党校合作签约仪式在屏山县委党校举行。屏山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义煊,秀洲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杜建新分别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随着屏山县委党校与秀洲区委党校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化,必将为两地党校以及两地党员干部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碰撞交流平台,将促进两地人才交流,厚植两地友好情谊,为两地党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两校将在教师互派、科研互助、教学互享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两地的干部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根据协议,未来五年,双方将在干部教育培训进行多领域、深层次东西部协作。协议约定,设立屏山县委党校和秀洲区委党校“干部教育东西部协作平台”,开展干部培训交流合作、教学科研交流学习及师资培训等活动。

珙县党校开展青年教师讲课赛

日前,珙县县委党校开展2021年青年教师讲课赛,8名青年教师参加了这次比赛。参赛青年教师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史、珙县党史县情、党建引领等主题,设计了《共产党员决不能信教》《传奇珙县的前世今生》《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等课程。为提升赛课的水平和质量,县委党校邀请了3位具有丰富干部培训工作经验的人士组成评委团,按照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聚焦“主业主课”基本定位、注重“以学员为中心”的授课标准,围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语言表达、教姿教态、教学课件等五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打分。比赛结束后,评委对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赛课情况进行了点评,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更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通过教学赛课,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舞台,让青年教师在赛课中相互交流,发现问题、汲取经验、增强自信。

长宁党校“三化”推动“三会一课”提质增效

长宁党校认真贯彻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扎实推动“三会一课”向“内容主题化、程序规范化、问效常态化”发展,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一是推进内容主题化,不断夯实“学”的基础。聚焦重点明方向。年初制定工作计划,细化“三会一课”工作安排,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学要求,融合中心工作,确保“一个方向”到边到底。二是推进程序规范化,鲜明确立“做”的标尺。定好责任、定好频次、定好环节。探索“三会一课”备案报告制度,推动从传统手写存档向智慧云平台记录转变,不断规范“三会一课”会前学习、过程纪实、结果备案等重要环节,延展“三会一课”工作链条,提升政治学习和教育实效。三是推进问效常态化,充分体现“实”的导向。向群众问效、向党员问效、向管理问效。

高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黄定平到高县党校调研分类建设工作

日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黄定平到高县党校调研指导分类建设工作。黄定平一行察看了研讨室、图书阅览室、学员餐厅、学员宿舍和校园文化建设,详细了解主体班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黄定平指出,县委党校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下一步要在软件上狠下功夫,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打造高标准县级党校。一是充分挖掘特色办学方向。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和乡村振兴示范点经验,打造本土特色精品课程和现场教学点,真正将高县党校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不断提升党校教学核心竞争力。二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好市、县党校教研一体化建设,实施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上挂锻炼、外出参训、新课试讲、教学竞赛、导师帮带等方式大力开展师资提能,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三是不断强化培训管理服务。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统筹起来,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着力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好务,促进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南溪区坚持“三化”锻造党性党史教育基地

一是坚持项目化开发,继承红色好传统。坚持项目化的理念,组建工作专班抓党性党史教育基地基础建设,深入挖掘朱德、孙炳文、刘鼎等历史名人故事、南溪农暴等红色资源。先后投入6600余万元重点打造朱德旧居、宜宾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滨江露天红色博物馆、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等多个现场教学点,着力把革命历史打造成鲜活教材,把红色旧址打造成生动课堂。二是坚持精品化打造,深化特色主题课。坚持党性党史教育基地姓“党”,以“铭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突出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推出“1+1”(“两小时左右”课堂理论课+“40-50分钟”现场微党课)红色组合课程,开发出有独具南溪红色革命精品课程。其中《南溪农暴》和《朱德在南溪》等特色课程深受欢迎。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提升社会影响力。制定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多渠道选聘专兼职教师,形成了特聘、兼职、专职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师资模式。参观培训中主要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引导党员干部看实物、听讲解、悟道理。突出党性锤炼的“红色基地”功能,重点帮助党员干部铭记党史、洗涤心灵;注重与园区党建相结合,使之成为引领企业党建的“承载平台”;及时宣传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