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廖小明在《四川日报》发表文章:把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线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9日 部门/单位:科研处 文:杨恒雨 图: 签发人:杨志远

5月9日,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廖小明教授在《四川日报》(09版)发表理论文章,题为《把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线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外交要服务于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外事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立足新时代,展现大国外交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重要内容。学懂弄通新时代党的外交创新理论,把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深刻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认识,开创新时代大国外交新局面,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文章强调,新时代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服务于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新时代大国外交必须致力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新时代大国外交必须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最后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理念先行,关键在行动。立足新时代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促进人类进步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总体目标,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加强外事工作领导,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独立自主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突出服务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这一主线,坚持不懈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望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未来,正如《决议》指出的那样,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