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第31期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街道蜀汉街社区开展互动式现场教学,重点围绕“民族团结的基层社区治理”进行参观学习交流。
学员们先后来到蜀汉街锦宏阁小区、武侯名园小区、蜀汉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认真听取关于民族团结治理的情况介绍,领略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元素。社区创立的“格桑花调解室”和定期开展脸谱三国、葫芦艺烙、浮雕树皮画制作等营造各族居民“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做法获得学员们称道。在蜀汉街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还详细介绍了创新“四个”坚持,实现“四个”交融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共同意识嵌入,实现民族团结理念交融。夯实了基层基础共同体、辖区师生共同体以及蜀汉群众共同体意识;二是坚持民族元素嵌入,实现民族团结文化交融。升级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强化了民族商贸规范治理,实现了特色嵌入及市域社会治理要求;三是坚持文化交流嵌入,实现民族团结实践交融。优化了文化载体,奠定了文化交融基础,丰富了组织活动,开展文化交流实践,形成了文化交流体系,巩固文化交流成效;四是坚持商业联盟嵌入,实现民族团结目标交融。组织了志愿服务联盟队伍,促进了社区服务管理,构建了商业自治联盟,促进辖区商业繁荣,拓展了共治效益联盟,凝聚了各民族商家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动性。
学员们一致认为,通过本次实地参观学习,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十二个必须”,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加强党建引领,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活动,优化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现社区民族事务治理的科学化、有效化,全力推动社区民族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自民族地区的一名学员表示:蜀汉街社区民族团结社区治理工作做得精、做得深、做得实,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样可以运用到本地方的民族工作以及社会治理工作当中;美丽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充分展现出了“社区不分你我他,全国人民是一家”的美好生活,营造了相互信任、和睦相处,共同团结进步的民族大团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