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云端课堂:“粉丝”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5日

“连线代替会面,屏幕代替黑板,老师们变身‘主播’,而我们成为了他们最忠实、最活跃的粉丝”。2019级法律专硕专业罗媛媛同学通过微信真挚地表达着内心的声音。

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云端课堂自3月初“开播”以来,身处全国各地的近200名学子在这特别的“云端课堂”上汲取养分、磨砺身心、表达感悟,他们是特殊春天里一群最可爱的“粉丝”。

“特别课堂”上的思政教育

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在研究生部的老师眼中,它更是一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课堂。早在云端课堂开课以前,研究生部就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关于收看收听疫情防控公开课的通知,要求大家及时观看疫情防控公开课,在战“疫”的伟大实践中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悟。这场特别的“课堂”里,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振奋人心,一幅幅凝聚信心的抗疫画卷跃然纸上,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社会,一套套全新的思政课打开方式让同学们有如沐春风、拨云睹日的感觉。

“四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深入浅出、正本清源,以强有力的理论性和战斗力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我看到了日暖风和,看到了磅礴伟力。”2018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宁新杰同学仔细介绍着课程学习的情况。 感受颇丰的还有2017级科社专业王博同学,他说:“疫情关乎所有人,这堂不同以往的思政课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广大青年学子的角色定位和肩负责任。当前,疫情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虽然我们尚未返校,但仍然需要以各种形式坚守自身职责,坚定必胜信心。”“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必定以此为契机,扎实求学、锤炼思想、净化心灵、勇于担当,在战疫中谱写青春。”这是2019级MPA专业的许晓原同学激情满怀宣言,也是广大学生的心声。

“特别事件”中的心理锤炼

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大都较少经历困苦和挫折。面对这场特别事件和特别应对,大家心理调适做的好不好,是省委党校和老师们一直很牵挂的事儿。

媛媛同学跟其他很多同学一样,在新年伊始被这场疫情困在家中,与窗外的春天隔离,与老师和同学隔离。疫情初期,她感到恐慌和不适,甚至因为一声咳嗽而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被传染。隔离生活使她烦闷、压抑,每天被负面新闻充斥而情绪低落。一再延后的开学时间,使她内心的焦虑不断滋生。虽相隔千里,但关怀没有距离。班主任老师每天在班群问候大家的健康状况,还推送各类心理健康的课程和文章,提供心理咨询的渠道。媛媛同学观看心理课程后,轻松地谈道,“云端课堂将我们从隔离生活中的焦虑、悲观甚至麻木等情绪中牵引出来,让我们的学习生活重新步入正轨。自觉隔离,按时作息,做好分内之事。‘逆私情,行公益’,虽不能像一线医护人员奔赴前线,我们也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一个‘逆行者’”。

“《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的心理课让我收获颇丰。”2019级MPA专业宿彭娇同学分享了她课程学习的收获。她说,首先要理性认知疾病,克服焦虑,才能更好地应对疫情。其次,安排好饮食起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最后,还要增加生活情趣,这对负面心理有缓解和调节作用。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袁芹同学是班上的心理委员,当疫情发生以后,她积极关注同学的心理状况,为使同学走出焦虑与恐惧,她提出了学会理性思考、学会改变自己、学会奉献和感恩的三条舒缓心理压力的建议。她说:“疫情总会过去,生活也终将归于正常,我们也终将返回菁菁校园,总有一天,我们会摘下口罩,在晨风中自由自在地呼吸,在学校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至于这段时间,不妨让我们静下心来,接纳疫情带来的各种情绪,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行动,从这场特殊的经历中获得悲悯、敬畏与智慧。”

“特有春天”里的执着期待

“老师,我忘记开麦了!”“老师,我听不到你的声音。”“老师,我网络卡了。”突然转换授课形式,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也一时没能完全适应过来。但这些小插曲却丝毫没有影响“粉丝”们对云端课堂的热情和期待,“主播”与“粉丝”之间还逐渐建立起新的默契。

作为我校唯一一位湖北籍的学生,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柯志焕同学在阳春三月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网络课程,回想起开课一个多月来的情况仍有一些兴奋,他说:“第一天上课,我认真答完老师的提问之后,才意识到没有点击‘举手’图标,想不到我的第一次‘隔空答题’竟有些尴尬。线上教学,老师们更加注重课件、讲义的质量,我们也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老师互动,除了‘师生’关系,还像‘主播’和‘粉丝’的关系。”疫情还没有结束,网络直播课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他们已准备为“主播们”随时“点赞”、“投币”、“转发”三连操作。

面对新颖的网课,泡在网络世界的90后同学们仿佛也有说不完的感受。201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余其安同学分享了对网课的感悟:“不同于传统坐在教室上课的学习方式,第一次在线上学习,对我来说还是一种新的体验。通过线上上课,依然可以和老师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碰撞、切磋观点,有时候没听懂的知识点还可以听回放,对我来说学习效果还提高了不少!但是有时候上课卡顿、有回音不可免避,还是希望早日和老师、同学们相见于校园!”作为硕士研究生,可能更关注的是学术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中融入当下热点问题,不仅能让师生课堂互动热络,也能实际提高教学成效。讲授MPA英语课程的李鉴老师,收集整理了WHO完整报告,在网络课程里和同学们积极互动,让同学们报告原文为中心进行剖析。沈超群老师也是别出心裁,针对MPA同学大多数非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同学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同学们进入课程学习。2019级MPA专业赵力生同学兴奋地谈着自己的看法:“虽未能在物理空间上同处教室,但却激起了老师和同学们互动的热情,讲授和接受也别有成效。”对2019级中国哲学专业周亿豪同学来说,现在每天最期盼的就是坐在电脑面前等待着老师们开讲,他说:“在贵州遵义的家里开始了线上学习,尽管我们专业的学生不多,但老师们仍然认真备课,达到线下授课的效果,甚至还会有意外的惊喜。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真可谓——不亦乐乎在云端。”

直播间外,“主播”们精心准备、各显神通,“粉丝”们满怀期待、深入思考;直播间内,“主播”们激情满满、释疑解惑,“粉丝”们积极抢麦、踊跃互动。角色仿佛在变,初心始终不改。返校之日可期,我们静静期待着,“主播”们的精彩展示,“粉丝”们的绚丽回归。


新闻动态-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