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探索
把握区域发展规律 高质量建设成都都市圈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7日 部门/单位:科研处 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 签发人:杨志远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2022年1月17日(10版) 文章作者:姚凯、阎星、廖茂林、周灵

编者按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之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也是中西部首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它的发布,标志着成都都市圈建设站在了新起点。
  为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推动规划落实落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近日组织编写完成了《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力求从学理上探寻成都都市圈的发展规律、建设路径,从实践中总结提炼成都都市圈各重点领域的建设进展和成功案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提供决策参考。本期《思想周刊》邀请到课题组成员撰文,介绍其研究成果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四川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牵引四川“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火车头”,明确要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拥有领先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已初步形成以成都综合性国际交通枢纽为中心的立体交通网络、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同城化发展协调机制。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基础建设成都都市圈,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进规律,对形成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发展特征

从五个维度审视成都都市圈现状  

内陆型都市圈。根据地理区位的不同,可将都市圈分为内陆型都市圈和沿海型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是典型的内陆型都市圈。随着我国及全球开放网络特别是通道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在“一带一路”建设等大背景下,成都都市圈正由经济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2010年至2020年间,成都都市圈的进出口总额由327.78亿美元上升至1059.20亿美元,年均增长18.19%,高于四川省的13.55%,占四川省的比重由60.74%上升至90.68%。
  起步发展型都市圈。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可将都市圈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提升期和成熟期都市圈。目前,成都都市圈正处于起步期。首先,成都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成都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22352亿元人民币,比重庆少2651亿人民币。成都都市圈总面积是东京都市圈的近2.5倍,经济规模却只有其1/6。其次,成都都市圈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尚处于起步阶段。都市圈内高铁、动车公交化运营刚起步,跨区域公交仍然处于点对点阶段,区域快速通道能力不足。最后,区域产业协作体系远未完善。目前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圈产业集群,资源要素的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尚未形成以上下游产业协作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联系。
  中心城市集聚型都市圈。根据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的结构关系,都市圈可分为集聚型都市圈和分散性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属于典型的集聚型都市圈。成都要素集聚能力强大、人力资源丰富优质。2020年,成都人口、地区生产总值、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成都都市圈中占比很高,都市圈首位度高。
  生态文明典范型都市圈。根据发展范式特点,成都都市圈可称为生态文明典范型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秉持公园城市理念,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空间格局,协同推动空间品质提升,贯彻“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推动山水林田等自然生态资源场景化营造,塑造都市圈生产、生活、生态相宜,产业、居住、商业融合的大都市形态。
  人文相亲型都市圈。根据社会人文特点,可将成都都市圈称为人文相亲型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处四川盆地,同属四川省,同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四个城市山同脉、水同源、文同根,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人文纽带。

建设进展

全时空多维度一体化的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秉持公园城市理念,全时空多维度一体化的发展布局基本形成。成都都市圈已构建起以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和毗邻地区区域规划为支撑的“1+1+N”规划体系,全面统筹城市功能、生态体系、产业布局,便捷高效的交通通勤圈、协同共兴的产业生态圈、便利共享的优质生活圈、开放合作的国际朋友圈的“四圈”建设已初见雏形。
  坚持“同城发展、交通先行”,“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聚焦“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成都都市圈通过沟通协调机制建设、规划同城同网建设,加速推进“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完善国际多式联运集疏系统,建设全国一流的公路联运港,有效地促进了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枢纽效率的提升。
  围绕科创中心战略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定位,成都都市圈加快构建“国家科创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四级协同创新和动力承载体系,初步建立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政策共通、人才共用的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创新机制,稳步推进成德眉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协同运营。
  推进产业“建圈强链”,错位分工协同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都市圈积极完善顶层设计、共同打造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同培育现代服务业、共同建设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现已建立四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三级产业协作推进机制,探索出“研发+转化”等产业互动模式。
  聚焦教育医疗健康社保,便利共享都市圈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高。以均衡化、便捷化、人文化、品质化公共服务为导向,成德眉资四市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入推进医疗健康同城合作,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对接,成都国际职教城、德阳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区域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经启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零跑路”、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就近认”、工伤认定委托调查和劳动能力鉴定互认、社会保险欺诈异地协查、社会保障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社会保障卡文化体验“同城待遇”等均已实现。

高质量推进建议

当前应着力推进“一体三圈”建设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构建活力强劲的创新共同体。一是搭建更高层级创新平台,共同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示范攻关项目。二是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聚焦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推动四市加强技术攻关及联合研制,力争率先实现突破。

促进链式紧密协作,共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一是打造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融合的分工格局,以“总体计划+个性方案”思路推进产业集聚,以联合体的形式共建优势领域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建设联盟,构建都市圈“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互动新格局。二是共同搭建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重点推进“三区三带”建设、毗邻交接地带融合发展。三是推动产业要素有效流动和聚合,围绕“领航”企业,建设产业链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库,推动政府“链长”与企业“领航”协调对接,积极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加速项目建设进度。
  强化民生福祉共建共享,建设乐享其中的幸福都市圈。一是促进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建设共享,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都市圈职业教育联盟。二是推进卫生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持续推动都市圈医院检验结果共享和互认,探索开展异地就医登记备案互认合作。三是推动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有序衔接,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关系、医疗保险关系、失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四是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模式,成立都市圈社会治理联盟,推进社区服务互联互通,健全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联防联控机制。四是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协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跨区域转移就业协作机制。
  构筑蓝绿交织生态空间,打造近悦远来的公园都市圈。一是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加强都市圈生态环境联防共治;二是推进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实现都市圈“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三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和发展要素,构建“三生相宜”的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