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暨师资培训会在成都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举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侯水平应邀作专题辅导,副校(院)长王苹作动员讲话,会议由科研处处长李好主持。全体教研人员、教辅人员及区(市)县党校教研骨干参与此次培训及学术沙龙活动。
会上,侯水平研究员基于丰富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经验,结合实际案例,从凝练选题、构建研究内容、设计课题名称、梳理前期成果等多方面作了系统辅导。他指出,国家社科是一个大的项目体系,分为年度项目、重大项目、专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等。在精确解读项目分类的同时,他提到,目前政策明显向西部项目与青年项目倾斜,教研人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申报项目的类型。
侯水平强调,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要保持“四个高度重视”。一是高度重视科学选题,要“抓重点”“找重心”。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一定是以问题为导向,选题不仅要“新颖”,还应重视“学术需求”“社会需求”和“现实可行”。“新颖”在于选题创新取向,“学术需求”在于选题附加的学术价值,“社会需求”在于选题围绕的现实实际问题以及国家战略需求,“现实可行”在于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二是高度重视前期准备,突出地方与专业优势。充分的前期准备是了解社会实际问题以及国家战略需求,进而找到解决问题重难点的关键,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课题设计,也是评审专家评判课题负责人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符合课题指南方向的前提下,鼓励大家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地方优势,在现有的学术积累上做出突破;三是高度重视内容设计,突出科学性、严密性。课题设计要突出科学性,在总体框架部分要保持各个部分之间逻辑清晰,各部分自成体系,体现内在逻辑关系。课题论证要强调严密性,在论证方面要惜字如金、字斟句酌、详略得当,注重语言表述的规范化和学术化;四是高度重视团队合作,注重申报细节。研究团队能够体现我们实际的研究能力,注意研究队伍结构要合理,团队规模要适当,任务分工要明确。此外还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例如参考文献选取、申报内容更新、申报活页撰写等,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王苹强调,国课申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科研管理部门要统筹安排,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多方联动,教研人员要树立长远目标逐渐积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和国家战略需要,聚焦自身研究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会后,教研人员表示本次辅导培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启发性的思路。本次申报培训拉开了市委党校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序幕,接下来校(院)还将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指导各教研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和论证,扎实推进申报工作,力争取得2022年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