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宜宾市委党校:强化市县协同抓实基本培训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7日 部门/单位:宜宾市委党校 文:刘建 签发人:李杰

四川省宜宾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充分整合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切实发挥市委党校龙头引领作用,以市带县扎实推动基本培训任务落地落实。

统筹培训规划,加强市县联动。坚持市县“一盘棋”统筹推进基本培训。一是明晰培训计划。围绕对象、内容、方式、学制等基本培训关键要素,与县级党校联动开展全面摸底、系统梳理,精准测算培训任务,科学制定全年基本培训方案。2024年市委党校计划举办基本培训56期,同比增长36.5%;县级党校举办基本培训114期,增幅明显。二是优化班次设置。建立县级党校主体班备案审查机制,指导县级党校合理设置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师资培训班等基本班次,增设较高职级公务员进修班等班次。三是做实培训保障。根据全市基本培训任务量和资源保障水平,采取直接承办、属地承办和联合承办等方式,统筹使用市委党校2个校区、区域中心党校等市县党校硬件资源,为完成基本培训任务和落实封闭式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突出主业主课,做优培训供给。落实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要求,打造符合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具有宜宾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一是统筹教学内容。建立市委党校班子成员、教研室一对一联系指导县级党校工作机制,指导县级党校根据班次、对象特点和基本培训要求,“量体裁衣”“一班一策”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打造“通识性+差异化”培训体系,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领导干部上讲台等课程占比规范达标。二是统筹课程开发。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党校系统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市县联动开展集体备课、评课、赛课,持续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等互动式教学课程占比,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统筹教学资源。指导县级党校优化教学计划,合理配置市县党校优质教师和课程资源,推动市县两级基本培训提质增效。

聚焦内涵发展,夯实科研基础。坚持以高水平科研促高质量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一是开放研究平台。探索以“揭榜挂帅”方式推动市县党校和在宜高校、科研机构形成科研合力,推出更多精品科研成果。二是开展联合攻关。创新实施“国家级课题培育计划”,推动市县党校教师联合开展高层次课题攻关,共同撰写科研论文、决策咨询报告,推动同题共答、同向共进。三是开辟转化通道。建强用好省委党校智库研究基地和市县党校智库研究基地,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提升签批率转化率,推动教学与科研互促并进。

坚持质量立校,抓好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市县党校教师“归岗”。牵头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使用管理办法》,加快推动相关教师回归教研岗位,充实教研力量。二是党校系统教师“归口”。整合全市党校系统193名专兼职教师资源,归口成立5大学科教研组,实现课程共建、课题共研、师资共育。创新开启“青年教师训练营”计划,专业化系统化提升党校系统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推动队伍大整合、能力大提升。三是高水平师资“归库”。建好用活由300余名省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模范人物等组成的市县党校共享师资库,以优质师资队伍“源头活水”激活干部培训事业“一池春水”。

(本文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6月7日A11版,作者刘建系宜宾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