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遂宁市深入推进县级党校分类改革 全面提升党校办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0日 部门/单位:遂宁市委党校 文:王亮 图:王亮 签发人:陆京会

县级党校肩负着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职责。遂宁市着眼做大做强市级党校、统筹提升县级党校办学水平,坚持以整合区域培训资源、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优化党校功能布局为路径,深入推进县级党校分类改革,持续深化提升党校整体发展水平。改革以来,遂宁市党校系统课题立项和结项同比增长127.27%、78.57%,理论文章及获奖人选同比增长158.82%、137.50%。

  坚持增编扩员、搭台赋能,着力提升党校队伍质量。实施“三项计划”筑牢对标竞进发展根基。一是划转招引扩体量。从市级层面统筹增加事业编制3个,从统筹办学的两所县级党校连人带编划转6人;通过遴选考调新进人员12名,稳步推进编制规模与培训体量相适应。二是培养锻炼促成长。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完善师资队伍“引育管用”机制,推行老带新导师工作法,选派资深骨干教师担任年轻教师导师,“一对一”指导确定研究领域、完善授课方法、明确职业规划。开展党校系统三年师资培训全覆盖行动,向上选派年轻教师到上级党校跟班锻炼,向下打造蹲点调研联系点,横向周边市级党校结对共建、互动互促、合力攻关。三是外聘兼职强师资。函请市级领导、市直部门班子成员、区(县)领导干部等30余人走上党校讲台传经送宝;拓展外聘师资库,积极邀请上级党校、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建立成渝双城经济圈毗邻党校联盟,与重庆渝北、铜梁、潼南区和绵阳市等地开展党校教师互派。

  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提升党校管理水平。采取“三大举措”构建比学赶超工作格局。一是严格底线管控。制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明确教学科研咨政类岗位工作人员和行政后勤教辅类岗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量化标准,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实绩紧密联系的全方位、动态化考核评价体系,直观反映教职工努力程度和工作成绩。二是突出正向激励。围绕建立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且符合党校(行政学院)发展特点的教师管理体系,出台《〈支持市县级党校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政策〉实施细则》和《人才奖补(创新工程)项目奖励资助办法》,加大对党校编制使用、人才招引、岗位管理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对在教学科研咨政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资助,树立起激励先进、争先攀高的工作导向。三是压实督导体系。建立月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职工大会盘点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当月重点工作。创新研发OA督办系统,实时跟踪进度并考核计分,形成“线上实时督办+线下定期盘点”的重点工作督导体系。严格落实新校区搬迁协调小组办公室例会制,每月组织兴业公司、代建中心和绿地建工等单位研究解决推进难题。

  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着力提升党校办学能力。新“543工作法”推进办学治校提质晋位。一是强化“五个统筹”。坚持全市党校“一盘棋”,强化教学培训统筹安排,建立主体班次备案制度,累计统筹办班33期、培训学员1650人次。强化课程专题统筹开发,建立重点课程市县联合开发提升机制,累计开发课程25堂,其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被评为全省“好课程”。强化科学研究统筹推进,对重点科研项目统筹选配全市专家力量,累计开发科研课题49项。强化决策咨政统筹攻坚,建立重大决策咨询项目揭榜挂帅、项目领办机制,累计推出决策咨询报告12篇。强化师资提能统筹组织,将市县两级党校师资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累计统筹调派全市112名教师进行提能培训。二是确立“四类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制定主体班教学管理、课程准入退出、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事故处置等制度,规范教学计划,严把课堂入口。在学员管理方面,制定主体班学员管理规程、学员临时党支部组建和班主任工作等制度,严格学员和班主任管理。在课程开发方面,出台《教学新专题开发及试讲管理办法》,全面提升新课质量。在科研咨政方面,出台《科研和决策咨询管理办法》,切实规范科研体系。三是推进“三校建设”。按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六有”标准,先后启动市委党校、射洪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和蓬溪县委党校第二校区建设。建成后,办学硬件条件得到根本性提升。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