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有情有爱有行动——记乐山党校人防汛救灾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 部门/单位:乐山市委党校 文:吕宏英 签发人:黄梅

 

8月27日,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街道圣水社区送来一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洪水无情人间有爱”的锦旗,感谢乐山市委党校在“8.18”特大洪灾中主动出击,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奋力救灾,帮助社区群众尽快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

 

 

8月16—18日,乐山遭遇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城区一片汪洋,满目疮痍,大部份小区断水断电断气,杂物淤泥堆积成山,当受困群众陷入无助时,党校人主动来到群众中,用心、用情、用行动为灾后重建贡献党校力量。

不畏艰难、闻令而动的“救助兵”

市委党校所联系的圣水社区嘉定南路、川主寺巷地处低洼,洪水倒灌后,底楼住户被淹,小区、街道淤泥厚积,杂物成山。社区干部在洪峰期间连续转移群众后已是筋疲力尽,这时市委党校主动对接,揽下清扫的重活。当党校微信群发出到社区帮助工作报名时,大家非常踊跃,休假的同志、家住区县的同志,甚至自己家里受灾的同志都主动报名,短时间内积聚起救灾的强大力量。常务副校长亲自带队,组织教职工、车辆,自带工具迅速下沉到一线,与圣水社区开展协同作战,搬杂物、铲淤泥、洗路面,保障群众出行;疏通道,保应急,安抚群众情绪。平常拎起一床普通的棉絮对于党校教师来说虽不在话下,但如果灌满水裹满泥发出恶臭,这难度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在困难面前,大家一扫平常知识分子斯文柔弱的形象,拼尽所有力量,有2名同志受伤了也坚持到最后。

 

 

灾情发生后,市委党校教职工发挥连续作战精神,5天派出54人次深入到联系社区,做到困难未除,队伍不散,发扬了党校人钢铁般的意志,展现了闻令而动的党校担当,以及人民至上的群众情怀,赢得社区干部群众称赞。

用心用情、心系群众的“贴心人”

“潘老师,你帮我们协调解决一下临时供电问题嘛。”温州大厦业主委员会的楚大爷说。“潘老师,现在地下车库作业的工人远远不够,帮我们想想办法吧。”桂花楼社区周书记求助。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号召下,市委党校抽调专门工作组进驻桂花楼社区的工作日常。自进驻以来,工作组的三位同志挨家挨户走访群众,查看灾情,了解群众受困情况,安抚群众情绪,查找隐患点,提出应对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该社区受灾最严重的是温州大厦,积水灌满了地下两层,由于地下车库积水损毁了发电机,虽然整个片区供电恢复,但该大厦仍然存在电梯停运、二次供水断供的问题,直接影响该栋楼的56户居民出行和40户居民用水问题,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叫苦不迭。解群众所忧是党校人责无旁贷的任务。工作组会同社区一道协调垃圾运输车、地下作业工人,管制施工区周边交通,维持现场施工秩序。地下车库杂物极其繁多,经过积水浸泡后,不仅变得笨重,而且极其恶臭。工作组认真检查地下作业区的排风系统和照明设备,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经过7天连续作战,三天两夜排水作业昼夜不休,29车200多吨杂物清运紧锣密鼓,直到8月27日晚8点才告捷。目前,温州大厦的电梯已正常使用,二次供水的电机已拆除正抓紧抢修中,预计两天后将投入使用。

主动作为、服务大局的“保障员”

市委党校因位于市区高位处,此次受灾影响不大,用水用电断断续续还能基本保证。立足现有条件,校委一班人思考党校能为全市灾后治理工作再做点什么。首先是接下来的暴雨来临前全部开放校内停车区域,做到能停尽停。其次是为市抗洪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热水澡、住宿等生活保障,对银行抢险部门提供后勤服务,对不能自行保障住宿的市民提供成本价服务。此举赢得了大家高度认可,被社会和群众称赞“党校人有爱”。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