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攀枝花市委党校始终存在“工作量考核不明晰”“绩效工资水平未达到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高点”“教职工队伍活力不足”等问题,自2020年来,攀枝花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创新工作举措,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市县级党校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政策》,念好“管”“激”“培”三字诀,切实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有效破解制约党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短板”。
坚持科学规范,念好“管”字决。出台《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工作量考核办法》,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岗位特点,细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工作任务量并设置相应基础考核分值,同时针对副高级职称人员、临近退休人员、首次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挂职锻炼(含校内管理岗位锻炼、驻村帮扶和借用借调)人员等分别制定相应考核规则,经个人申报、科室初审、管理科室审核、组织人事部门汇总、校内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年度完成的工作量及分值,切实避免出现吃“大锅饭”和“白食”的情况发生。
树立正确导向,念好“激”字决。遵循“按劳分配、统筹兼顾、分类考核”和“向教学骨干和一线科研人员倾斜”的原则,印发《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50%。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个人的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岗位职责等因素,按月发放,并根据职称高低分类计算;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个人的工作综合表现和工作量完成情况、工作成效、履职贡献等因素,并细分为综合目标考核奖、工作业绩奖,按年度发放。同时,重点体现一线教师和其余专业技术岗差别,专职教师岗位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为其他事编岗位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10%,有效提高了全校教职工工作激情和活力,攀枝花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年度课题数量、精品课程、咨政建议均较往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突出关心关爱,念好“培”字决。为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创新开展导师结对青年教师个性化培养和赴外顶岗锻炼等工作。遴选校内外8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优质师资结对培养10名新进教师,分批选派新进教师赴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等重点部门开展为期1年的顶岗锻炼,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参加主体班学习;举办青年成长沙龙、青年干部培训班,组织青年教职工、新进教师赴市内外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锻炼和现场教学,帮助校内青年教职工、新进教师进一步统一思想,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的为攀枝花市委党校“办学治校水平力争达到全省一流方阵”这一目标贡献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