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宜宾县(区)党校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部门/单位:宜宾市委党校 签发人:吕健

 

高县县委书记黄修国专题调研县委党校分类改革工作

日前,高县县委书记黄修国专题调研县委党校分类改革相关工作。黄修国一行实地查看了县委党校学员食堂、学员餐厅、学员宿舍、图书阅览室、校园文化建设,详细了解了办学规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情况。黄修国指出,县委党校要继续高度重视党校分类改革工作,在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已达到《市县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六有”要求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开发、精品教学路线打造,不断提升党校教学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配强师资队伍。实施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骨干教师;要进一步抓实内部管理。探索建立后勤管理、运行、服务机制,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着力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好务。县委党校负责人从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选育、特色课程开发、现场教学点打造等方面介绍了县委党校分类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表示将继续以县级党校分类改革为契机,大力挖掘高县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本土特色课程和红色教育基地,高标准推进县委党校分类建设各项工作。

翠屏区四大举措扎实推进县级党校分类改革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对标补短抓推进。召集区委常委会和区级有关部门专题分析研究区委党校分类改革工作,对照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找准在领导班子建设、教学工作、学员评价等方面的问题3个,以“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抓整改落实。二是坚持融合融入,一体发展见成效。围绕“市县共建、一体办学、合署办公”思路,坚持“两融两提升”,依托市委党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高质量抓好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区委党校办学和科研资政水平。三是抓实“两大基地”,红色教育铸品牌。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依托“赵一曼故居”“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两大红色现场教育基地,积极探索“党校+基地”模式,将赵一曼红色文化、李庄古镇抗战文化融入党校党员教育培训课程中,进一步彰显翠屏特色的红色文化、抗战文化教学品牌。四是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实效提质量。创新教学培训方式,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实现“灌输式”教育向“互动式”教育转变,“单一式”向“多样化”转变。

长宁县委党校“三式党课”“声”入人心

一是擂台式“赛课”,推动党课聚能量。开展“汲取力量、一路向前”演讲课大赛,坚持以选题“准”、形式“活”、效果“实”为标准,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鼓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身边榜样为镜、向身边榜样看齐,切实营造“以比促学”、“学以致用”良好学史氛围。二是直播式“带课”,确保党课不断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将“党课开讲啦”活动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微型党课大家讲、微党课大赛实时播、“党员论坛”在线学等“指尖”微党课通过讲思想、说党史、举实例,实现了党课零距离互动。三是指尖式“推课”,实现党课随身学。充分发挥长宁党校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优势,建立党员教育资源库,在公共场所电子屏、党群服务中心、农民夜校进行播放,实现党员干部随时随地能够在线学习,做到党课开讲“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江安县积极做好县级党校分类改革“后半篇”文章

江安县坚持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定位,主动履行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主体责任,高效推进县级党校分类改革工作。一是县委重视,完善党校领导配置。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对照办学质量评估体系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建设不规范等实际困难。二是双线联动,加强师资培育。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中央党校、四川干部教育培训网等线上培训,建立“内+外”整体联动的线下师资培育工程,有效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三是规范办学,突出主业主课。认真落实党的理论教育课和党性教育课占比要求,通过党性教育、党性分析、纪律教育、廉政教育等教学方式,不断丰富党性课程形式,将党性教育贯穿培训全过程。四是打造特色,开发地方党史课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四史”为统领,挖掘江安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江安抗战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和竹文化,以微党课教学、体验教学、拓展教学等形式开展地方党史学习教育。

深化东西协作加强干部培训——屏山县委党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近日,屏山县委党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签约仪式在屏山县委党校举行。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3年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进行多领域、深层次东西协作。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可互聘教授专家,共享科研培训成果,共同开展基层乡镇党员干部、新教师、新公务员、年轻党员干部交流培训班,开设线上线下交流模式,线上专家讲座、经验分享、互动研讨,线下实地考察、瞻仰南湖、重走一大路,双方共育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维度的培训模式,实现干部培养、人力资源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全方位一体化链接。双方还就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师资培养以及科研合作等方面作了交流,确定了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屏山县干部队伍红色教育基地”。双方今后将定期通过调研或者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发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深化东西协作,共同推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