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遂宁市委党校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设置需求调研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 部门/单位:遂宁市委党校 文:刘洪波 签发人:彭亮

 

为优化教学布局,构建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能力和水平,遂宁市委党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

在调研方式上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一是开展问卷调查。参考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主体班教学计划,设计了《干部培训课程设置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问卷设置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四个模块80个课程,在2021年春季学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乡科级干部进修班,大英县、船山区、安居区等乡科级干部培训班,初任公务员班400余名学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82份;二是开展座谈走访。与部分培训班学员、各培训班班主任,聚焦教师授课效果评估、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方式改进、培训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潼南、铜梁、绵阳、南充、内江、资阳、德阳等市州委党校,聚焦党校课程设置、干部培训需求、党校师资能力提升等问题开展访问调查。

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交流,此次调研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设置需求有了进一步掌握,“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融洽。统一了“教”与“学”的认识。学校与学员对“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党校课程设置逐渐清晰。增进了“教”与“学”的了解。学员表达了对党校教育培训的需求,对党校课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剖析了当前教育培训课程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就“党校教什么”达成共识。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在调查问卷表的设计中引用《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应当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市(地)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安排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班次都应当设置党性教育课程,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1个月以上的班次应当安排学员进行党性分析。”在与学员的座谈交流中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条例》相关规定。

通过这种形式,使教师和学员进一步认识到,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或一般的培训机构,如果党校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放松了、甚至荒废了,可能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如果党校离开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一特色和优势,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如果党校压缩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时,就会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也制约了党校事业发展。有了这样的宣传引导,统计分析问卷,“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能力素质提升”四个板块系列课程被选率分别为75%、50%、63%、57%。“党的理论教育”系列课程的被选率明显高于其它板块的课程。

就“学员想什么”了解需求。党校主体班学员都是各级领导干部,他们对培训的需求有许多共同点。一是学习提升愿望强烈。很多学员感到,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缺乏理论的思维,面对各个方面的风险和困难就必然缩手缩脚甚至畏首畏尾。以往学员到党校来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交友、会友”的认识和心态有了极大的改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二是学懂弄通愿望强烈。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被选率最高达86%,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被选率均超过80%。学员认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在党校学习就是要从中学立场、学观点、学方法,找题目、找思路、找答案,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筑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石;三是联系实际愿望强烈。问卷中“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国际经济形势与政治形势分析”“加快成渝主轴绿色经济强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依法行政”“应急处突”等内容被更多学员选择。学员反映,他们都是来自工作一线、基层一线,从工作中抽离出来学习,更多希望能听到联系结合本地发展实际的课程,以解决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希望通过学习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真正把懂与信的基点放在用当中,以懂和信指导和促进用,以用衡量懂和信。

另一方面,党校主体班学员年龄、学历、专业、工作岗位、级别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培训的需求又有差异性。例如县级干部学员选择党的理论教育比重很高,科级干部学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课程需求较高,初任公务员班学员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比较关注。

就“课程怎么建”找出差距。相较于学员素质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和普遍具有的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实,党校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系统性不强。由于缺少指导性的党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虽然目前校内已有课程安排可以大致分为党的理论、党性教育、能力提升三个单元,但这些课程绝大多数是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进行专题开发,学校根据教师所报专题进行排课,即教师“熟悉什么就讲什么”,学校“有什么就上什么”,因此出现了非计划内容、内容缺失、内容错位及内容重复交叉等现象。2019年中组部等联合印发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试行)》,共设计了35堂课程,目前学校已有一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但市级党校教师人手有限、能力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二是针对性不强。教师对不同班次学员需求了解不多,根据教学对象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能力不强,授课内容千篇一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较少,现在比较多使用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单一教育教学模式,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运用得还不多;三是专业性不强。党校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普教,很多是来党校后再根据党校课堂需要,重新学习研究党校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党的理论的阐释不够通俗易懂,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不够,对能力素质提升常常是纸上谈兵,甚至对学员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存在“倒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