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至12日,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经济类师资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副校(院)长、一级巡视员李章忠同志带队,来自省委党校、省直机关党校以及市(州)党校62名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师资培训。
(课堂教学图集)
此次师资培训得到了校(院)委会的高度重视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力支持,是继校(院)2016年、2017年分别组织教研人员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行大规模针对性集中培训后又一次针对教研人员的创新性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精神,进一步夯实学科建设发展基础,提升经济类教研人员专业能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助推校(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四个愿景”提供更坚实有力的队伍保障。为举办好首期经济类师资培训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务副校(院)长李新同志、副校(院)长陈志全同志多次审定和完善培训方案,对人员选派、课程设置、培训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此次培训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首次在“双一流”高校组织开展专业化师资培训。在总结过去培训经验和前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师资培训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提升师资专业化能力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科需求,选择在全国“双一流”高校该类学科专业评估等级达到A+的相关学院开展培训,充分体现了校(院)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师资队伍成长进步的关心厚爱,有利于教研人员不断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将学习成果转化到校(院)教研咨主责主业中。
(分组讨论图集)
二是首次以学科分类开展师资培训。此次培训从校(院)学科建设的需求出发,改变了传统的全覆盖式培训思路,重点围绕党校教学、科研、咨政的特点和需要,按照学科分类开展精准化师资培训。本着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紧密围绕经济形势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等专题内容展开,在为期5天的紧张学习中人大经济学院精心设计了8次专题讲授,安排了强大的师资阵容,包括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教授《“十四五”规划解读》、博士生导师方福前教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朱青教授《改革开放40年来的财税改革》、于泽教授《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深刻解读一带一路》等,另外还安排了2次前往中关村产业科技园展示中心和度小满金融公司现场教学和1次座谈交流环节,老师们受益匪浅,收到了预期的成效。
(现场教学图集)
三是首次将市(州)党校师资纳入专业化集中培训范围。此次培训在参训范围上打破校内限制,首次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上将参训范围扩大到全省市(州)党校,增进全省党校系统师资队伍的互动交流,搭建师资共建共享发展平台,进一步提升全省党校系统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培训得到了校内部门和市(州)党校的热情响应,报名参训人员覆盖校(院)9个部门和15家市(州)党校共62名教研人员,其中校(院)经济学教研人员参训率达到96%;市(州)党校参训单位包含省直机关党校和成都、绵阳、南充、自贡、泸州、阿坝、凉山等14家市(州)党校,实现了跨层级、跨区域的交流互动。
此次培训得到了参训教研人员的高度评价。学员们表示:“人大学习的一周时间,是近年来经历的最高水平的知识洗礼,既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激荡的历程,收获满满,5天教学8门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于泽教授、朱青教授、刘建兴主任对每个具体经济问题纵向、横向的深度比较,从历史和理论的长河里去探讨问题的来龙去脉、展望发展趋势,其深度、力度让我叹为观止”,“学校组织安排这么多经济学教师,这么庞大的队伍,投入很大的血本,反映学校对提升经济学专业教师教研水平的良苦用心”,“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此次在人大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今后的教学、科研中,并且创造性地构建一个更适合自己,更能被学员接受、更能出高质量成果的教学、科研体系。惟此方能不负学校的组织和安排。我们也将借力人大培训成果,扬起更强劲的风帆,开启又一段新的征程。”
(结业仪式图集)
参训人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此次培训的感想,一致认为通过此次培训感受了名师名家的大家风范和深厚学养,拓宽了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视野和学术眼界,学习了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加强了省、市、县三级党校教师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认为这期培训虽然短暂但充实,结业是终点更是起点,希望能把在中国人民大学所学所感所悟所获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去,对标中央、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奋力推动四川党校(行政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经验,认真谋划、精心组织,针对政治类、管理类等分学科分期分批前往“双一流”高校继续开展师资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