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设 > 智库成果
《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对四川的启示与借鉴》--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日 部门/单位:决策咨询部(四川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文:决策咨询部 图:无 签发人:袁威

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年增长率80%的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热点赛道。广东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其2022年装机规模达到71万千瓦、居全国第三,到2027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近期,周琼、王强、李鹏程、邓琴、刘维薇等同志组成课题组,对广东的做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四川如何借鉴进行对比思考,形成《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对四川的启示与借鉴》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研究认为,四川可以从五方面借鉴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做法经验。第一,“跳起摸高”超前规划布局。结合当前四川新型储能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可立足资源禀赋,以负荷需求为导向,强化顶层设计,一手抓新型储能项目合理布局,一手抓储能制造全产业链发展。第二,“扬长补短”抢占技术高端。可按照“链长制”方式强链补链,加强产业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建设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或产业联盟。鼓励企业主导或者参与起草储能行业国际、国家标准,掌握规则话语主动权。第三,“风口起舞”大抓项目建设。利用“原料成本”有利条件,组建高规格招商顾问团队,对接广东、山东等产业高地,引入一批“链主”企业,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等战略产业形成资源合力,推动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第四,“龙头带动”拓展场景应用。要围绕着新能源电站与电网接入,在商业模式上积极探索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变成多元参与。第五,“放水养鱼”优化政策环境。重点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建立“省市联动、分级负责”的跟踪服务机制,支持新型储能企业参与新能源高渗透率地区电源侧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打造“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