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校院新型智库建设,8月19日至9月9日,校院务委员、机关党委书记唐峭雪率队赴美国洛杉矶、纽约开展“新时代智库服务政府决策中美比较研究”专题培训,取得预期成效,圆满完成任务。
培训班一行在美国加州长滩州立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聆听了Richard R. Marcus、Adam M、Butz、Clayton Dube、Eric Heikkila、Jason Wen、Rosa Leung、张军、林连连、章华等专家教授的专题授课,学习了解美国智库发展情况、运行机制及智库研究成果对美国政府决策产生的影响;实地考察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中美关系研究所、卡斯登研究所,就智库如何开展研究并影响政府决策进行了交流;参观了美国南加州政府联合会规划署、长滩市政厅等机构,了解了美国基层政府运作的基本情况;实地走访了美国纽约联邦基金、华人策划协会、美洲学会、国际教育学会、华美协进社、纽约关怀社等非政府社会组织,就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创新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通过学习考察、参观访问和座谈交流,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了美国智库,加深了对其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的认识和思考。从智库发展历史来看,“Think Tanks(智库)”最早出现于美国,蓬勃发展于美国。目前,不管是从智库数量还是质量上看,美国智库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以2017年为例,美国以1872家智库位居全球智库机构数量首位,中国以512家智库位列世界第二;在全球顶级智库前十名榜单中,美国智库上榜五家,其中,布鲁金斯学会蝉联榜单首位,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战略与国家研究中心、传统基金会、兰德公司分列第二、第五、第八、第九位。从智库类型和特点来看,美国智库类型多样,具有跟其社会体制相关联的独特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的独立性与现实利益的关联性;二是智库研究人员与政府官员的关联性;三是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实施手段的多样性。从智库的性质和资金来源来看,在美国,智库是非营利性机构,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基金会捐赠、企业个人资助、研究项目经费、出版物和学术会议所得等。其中,社会捐赠和委托研究项目是智库的主要资金来源。美国智库享受免税政策,社会对智库的捐赠也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从智库对政策的影响来看,美国智库可参与到政策周期各阶段,包括提出问题、政策制定、政策选择、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智库根据各自的使命和资源状况参与政策周期的某些阶段,进而影响公共政策。
美国在各级政府机构之外,还设立了区域政府联合会,具有准政府性质同时又类似于政府的官方智库机构,在议会立法和行政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南加州政府联合会为例,这是一个美国联邦政府授权和资助的全美最大的大都会区域政府联合会,是美国联邦政府授权的南加州大洛杉矶区域发展规划机构,承担着研究、制定南加州区域社会和经济持续、平衡、和谐的发展规划方案并编写综合报告的任务。南加州政府联合会需要和联邦政府、加州政府以及区域内各基层政府充分协调,全面和持续合作,使编制的规划方案和综合报告既能符合联邦和加州政府在交通、土地、住房、环保方面的法律规定和资金政策,又能满足区域内各基层政府的发展要求。同时,非政府组织在美国社会运行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其运行。
培训期间,学员严守培训纪律,无论专题授课,还是公务访问,都能认真聆听、用心思考,积极开展互动,注重分享提高。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智库的基本情况,更加深入地学习了美国智库在运行理念、方法创新、成果推介、需求评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深感不虚此行、受益匪浅。大家一致表示,加强智库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扎根于中国土壤,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找准新定位、探索新路子、建立新机制、创造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校院新型智库建设水平和决策咨询研究能力,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党校行政学院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