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学习园地
“党的光辉照我心”征文:得民心者得天下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30日 部门:- 文:宋晓来 图:- 签发人:林新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纵观90年走过的历程,可概括为三级跳:一跳打江山,夺取政权,人民当家作主。二跳固江山,甘苦五味齐全,好心违民愿。三跳总结经验教训,以人为本,物质精神双丰收,官民皆大喜欢,世人慕羡。三级跳贯穿一个理念:得民心者得天下,顺民心者固天下,违民心者落埋怨。三级跳大致各历30年,看似时间悠长,实则不过一瞬间。感同身受,历历在目,只缘身在其间。
一、打江山,夙民愿
90年前,中国社会发展,大体比欧洲落后一百年,彼岸已进入工业社会,此间还在小农社会徘徊。有人归罪于封建统治顽固不化,有人抱恨闭关自守国策独行,有人渊薮小农社会在中国延续太久;说小农社会顺天应时,自我完善,久而不衰,衰而不败。
1796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率团到中国来,要求与中国通商贸易;当时清朝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架子摆的十足。虽然英国使臣献上自鸣钟、枪炮模型等“奇枝淫巧”礼品,皇帝和大臣们甚感灵巧别致,爱不释手。但是乾隆皇帝对英使说,中国地大物博,无奇不有,不需要互通有无。从而失去一次开放佳机。原因在于中国茶叶、瓷器、丝绸等生活必需品,为英国人所依赖。
此后,英国人试图通过鸦片走私改变中英贸易不平衡;大量走私鸦片,使清朝帝国处于人、财两损境地,不得不禁绝。所料不及的是:禁绝鸦片导致了战争,给禁烟大臣林则徐定罪:“误国病民,处置不善”。清朝战败,英国工业品开始进入九州大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洋务派人物推动地洋务运动,稍后,辛亥革命者们倡导地实业救国,使中国有了点近代工业文明。与此同时,工业文明衍生的近代工人阶级诞生;他们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其力量和影响力有限。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刚刚拿起铁锤的农民,在他们当中产生先进思想和理论,无疑十分困难。
届时,中国封建社会固有农民力量,依然宏大可观,依然是反帝反封建主力军。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令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丧魂落魄。但他们都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先进思想指导。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洪仁杆,曾领略到点滴西方文明。然而,太平天国政权还是十足的封建政权。它的人人皆兄弟姐妹,有饭吃有衣穿,只是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延续。
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及其文明的传播,还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再三暴露,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一步步走向高潮,最终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中国社会跃进一大步。
一个时期,封建军阀掌控着国家机器,然而辛亥革命确立的总统、国会、民主自由形式还存在。应当说,那是个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各种新思想不断传入国内,激进的中国人似乎都想把各种思想把玩一番,实验一番。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试验。
就在此时,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登上历史舞台,给了中国一个活灵活现的样板;1919年为争国权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达到高潮。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诞生。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打出为穷人打江山的旗号。
虽然中国的无产阶级,特别是产业工人少的可怜,且分散在十几个大中城市。但是,他们和亿万贫困化的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相同的命运、相似的感受和追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中国接受、传播、实践它,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相应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作出与国民党合作反对封建军阀的正确决定。
中国共产党的决定,得到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的首肯,北伐战争一路凯歌。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孙中山的不幸早逝和北阀的节节胜利,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把枪口对准共产党,用机关枪破坏了国共合作。
这时,党内出现严重理论分歧,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认为,既然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那就应当让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不应再争夺领导权。严酷地白色恐怖,使共产党人不得不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不得不转入地下,不得不转入农村。
在农村,共产党人发现:广阔的农村和广大贫苦农民是革命胜利的源泉。这里有较丰富的兵员和粮食,有广阔复杂的山林湖泽,极利于革命武装的发展和壮大。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回答了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从此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在实践这个战略思想过程中,虽有左右干扰,但总体上是胜利进行曲,直至建立新中国。
毫无疑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战略思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构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创新。
实践这条战略路线的核心力量,是广大的贫苦农民。他们人数众多,分布极广;由于他们特别贫穷,挣扎在死亡线上,因而渴望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
叫百姓过上好日子,既是目标、动力,又是力量和保障。目标是鲜艳的旗帜,极具吸引力和动员力。正应验了穷则思变,越穷越快变的人生哲理。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纲开宗明义表明是无产阶级政党、工人阶级政党,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虽然包含着农村的贫雇农,但重点指城市工人。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工人阶级队伍弱小。教条式地照搬马、恩、列的革命理论,总是碰壁。实践教会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古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远大理想,为民打江山。不仅写在旗帜上,而且在革命队伍中实践着官兵平等、军民渔水情,从而深得民心。经历28年奋斗,最终取得政权,建立新中国。
二、固江山,强民心
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全国上下总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巩固人民江山?大体上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努力的。
在政治上,新中国受到的威胁是两方面:一是外部敌对势力,包括蒋介石残余势力的破坏、颠覆,美国等国家的侵略。通过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有力举措,较快地圆满解决,大顺民意大得民心。因为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厌恶匪患:病民扰民。特别是美国藉联合国之名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欲把战火烧到我国;党和政府毅然决定:组成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民心所向。二是来自革命内部的蜕化变质分子、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阶级异己分子。镇压共产党内的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收到杀一儆百效果,民众拍手称快。在人们观念上,认为堡垒最怕从内部攻破,最担心不知不觉和平演变。因此,对威害人民江山的人实施专政,顺应民心。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犯有左的错误:夸大敌情,伤害好人。如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反右运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四清运动,直到文化大革命。究其原因,有理论上的偏颇,有认识上的错觉,有执行上的贻误。在认识上,不容易分清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在方法上,采取宁左勿右的不正确做法,总把敌情看得过于严重,混淆两类矛盾,伤害诸多好人。
在经济上,新中国建立伊始,面临着恢复战争创伤,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经受长期战争磨难,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前苏联援建的数百项工业企业先后破土动工。开局可以说,比较顺利和成功,自然愉悦民心。
但是,在国内外政治形势影响下,尤其是面对国际共运形势,我们党内主流意识:总想把经济建设搞得快一点,再快一点;这不仅是国际国内政治需要,并且认为我们党和国家有条件有能力搞的快点。因为,三年经济恢复期间,已经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其间,不仅较快修复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国民元气,还打败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帝国主义,自我感觉了不起,非常自豪。因此,在知觉上,认为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难。另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作后盾,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希望。因此,把经济建设提到政治高度运作,已是势所必然。于是,提出超英赶美,大跃进,大炼钢铁、公社化、“三面红旗”、“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些口号都很自然。在老百姓看来,国家快快富强起来,人民快快富裕起来,那是人心所归,企盼已久,巴心不得的事。问题是把经济建设看的简单了,事与愿违,大相径庭了。
笔者以为,我们党执政后的前30年,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了弯路,不能归咎于某个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国内具体环境,有党的体制不健全,有个人自律变化。我以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是在一系列胜利、成功面前,骄傲自满起来,变得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尤其党外人士的意见。以为英雄面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把发展经济超英赶美看的容易,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二是党的集体领导体制不健全,集体决策形同虚设,一把手独断专行,事事一锤定音,他人只是服从。如1955年主管经济的几位负责同志提出平稳发展,反对冒进。可是针锋相对,提出反反冒进。而且说离右派只差50步了;如此这般,谁还敢说不同意见。这种领导风气,上行下效,慢慢成了传统,结果是:不管那一级组织,没有一把手,要么开不成会,要么开会形不成决议。1967年初,文革动乱已不可收拾,已波及到工矿企业停工停产。几位老帅耳闻目睹,忧心如焚,一起冒死进谏,结果被打成“二月逆流”。
三是国际共运形势压力越来越大。在前苏联,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从而也否定了前苏联和共产主义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光辉形象。人们在想:中国共产党内会不会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现在看来,当时,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防止这种人物出现也是正常的必要的。1991年前苏联的垮台,已经印证了这种担心的正确性。但是,不能断定:当时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现众多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历史事实证明,这不仅仅是个对敌情估计严重问题,而是混淆了两类矛盾。
建国后前30年,总起来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实行五年建设计划,建立初步工业基础,两弹一星上天等等伟大成就。但是,另一方面,也无庸讳言,我们走了弯路,伤害了民心,特别伤害了广大贫下中农和一部分知识分子,教训是深刻的,沉痛的。
然而,辩证地看,收获也是可喜的。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前30年的前车之鉴,就不会有近30年的突飞猛进。道理很简单,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碰了壁,人才能清醒,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建国后的前30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和方法,犯了某些错误不一定就是坏事。有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有些错误则是可以避免的。难以避免的错误,只要给人民说清楚,人民也会理解谅解,不会失去民心。
三、民心富,江山固
1978年到2011年,这是我国翻天覆地大变化的30年,是各条战线真正大跃进的30年。之所以取得世界注目的骄人成就:
首先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解放了思想,解放了生产力。具体表现:
一是抛弃了长期坚持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模式,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方针。过去想问题做事首先考虑的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生怕放松这根弦、丢掉这个‘宝’而遭受批判斗争,如头顶悬着一把利剑,神经紧张的不得了。取消阶级斗争这个纲,不仅符合国情,而且给许许多多人,松了绑,轻了装,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二是平反了多年积压的冤、假、错案,从而使相当大一部份人卸掉了包袱。有的背了一辈子的沉重包袱,临终轻装了,感慨万千。不仅如此,有相当一部份人曾是社会精英,给他们平反不仅解放了本人,而且也解放了他们的家属和亲戚。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有错必改,有误必纠,光明磊落、正直真诚的革命人道主义品格。
三是国家经济体制,逐步由纯计划经济过渡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双轨制经济形态,搞活了经济,搞活了人,使人们有了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机会。人们不再留恋铁饭碗,不再靠政府找米下锅。
我国从新中国建立就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毫无疑问,做事有规划有计划是没错的,问题是把计划看成框框,形成思维定式,束缚人们的创新,那就错了。计划经济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理论上把它当作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票证满天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方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争论方停止。
四是政治思想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社会政治氛围变得宽松、宽容了。尽管在上世纪80代初批判过资产阶级自由化、精神污染。但总的政治环境,不再辫子、棍子、帽子满天飞,指责甚或漫骂某个领导人不再视为反党反革命了。这就大大有利于民主自由和监督,有利于开动脑筋发明创造。
一般来说,人们总喜欢听赞美的话好听的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这种风气的存在,对一个人来说是个修养问题,对于各级党政部们来说,那就是堵塞言路问题。如果听不到人民群众的真实呼声,那就危险、可怕。
其次,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得民心。打开国门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实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本来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但是,我们长期死抱着意识形态偏见,不屑一顾。有的表面上臭骂西方的东西不好,背地里却大加赞赏,言不由衷。毕竟,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在起着决定作用。政策顺民心,民心才欢欣。
第三,农村政治体制改革,顺应了农民群众的心愿,取消了生产队和公社集体经济模式,土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让农民回归土地主人翁本位。同时,准许一切有能力的个人举办私营企业,当老板,发财。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托词不出工的情况没有了,出工不出力地现象没有了;相反,每家每户的土地不够种,劳力富余了。与此同时,城镇经济发展起来,需要大量劳动力,一部分农民进城打工。城乡充分发挥了劳动力潜能,促进城乡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城乡差别缩小。
第四,“以人为本”成为从党中央到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的职能,一改过去指手划脚,颐指气使群众的做法,转为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遵从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的原则,衣、食、住、行、乐,事事关心呵护群众。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关住房、医疗、教育、饮食卫生、收入平衡、民族减差、自然灾害、行路难等等改革措施和政策,表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
我们四川人民经受5·12大地震后,党和政府动员全国力量抗震救灾、挽救生命、恢复重建,那些生动埸景,感人事绩,飞快速度,使我们情不自禁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对比去年海地地震、今年3月日本地震,救灾、重建情况,深感作为中国人幸运和自豪。
第五,放手让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财富,富裕国家,也使自己富裕起来。小河流水大河满,小河断水大河干;藏富于民,国家才能真正有坚实的势力。
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已经初步进入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这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几十年奋斗的结果。要保住来之不易、人民比较满意地国家发展势头和幸福生活,必须刻意珍惜和加倍努力。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诸多方面还有相当差距。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稀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袤,自然环境恶劣,干旱缺水,需要长期综合治理,困难还很多,今后的路也不是笔直的。虽然美国预言家艾美斯特预言:中国将在2050年成为世界中心。不管预言准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是我们的既定目标,对此,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超英赶美口号,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实现的条件和可能。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做任何事要看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
 
 
                            2011-4-28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为建党九十周年而作
宋 晓 来
从莱因河畔捧起经典
从涅瓦河岸借来样板
上海升起红色旗帜
南陈北李迎来朝阳耀眼
 
工人大哥欢欣鼓舞
农民兄弟撬首企盼
矛头指向大兵军阀
乌云焉能遮蔽一片蓝天
 
幼年时有点弱不禁风
交学费难免高过桅杆
在大海中摸索航行
航标往往不易发现
 
先行者足迹可圈可点
国共两党起跑大致一条线
握成一个拳头
火力集中大兵才丧胆
 
改组、跨党、解读真言
建黄浦、东征、北阀
节节胜利,大小军阀如丧门犬
民国再造如朝阳盼
 
蒋、汪狰狞面目突变
依靠江淅财团撑腰杆
把刀枪指向战友
磨刀霍霍毫不心慈手软
 
四一二、七一五震惊环宇
血流成河,白色恐怖怒天
八七会议举起反抗义旗
南昌枪声刺破炊烟
 
革命者在城市转入地下
农村是用武之地广阔无限
一片片根据地建立
山林是他们茁壮成长的靠山
 
井冈山吹响胜利号角
农村包围城市
拨开乌云拥抱蓝天
鱼儿在水中狂欢
 
苏维埃在瑞金闪光
工农兵学商五脏齐全
四次反围剿鞭炮奏响
年青人被胜利遮蔽双眼
 
自以为指挥手段老道
根据地萎缩红军队伍锐减
被迫长征转移
长长的大队疲惫,苦不堪言
 
大树旁送红军依依不舍
边走边思考教训和经验
吃一堑长一智
请回来毛委员指挥咱
 
四渡赤水
巧过金沙
飞夺炉定
力爬雪山
 
三支红军先后走出草地
陕北会师笑脸灿烂
面对日寇疯狂烧杀
让新的征程把愁云驱赶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共二次握手言欢
红军帽花变青天白日
改编整装开赴前线
 
平型关打响第一枪
山地平原开展游击战
百团大战显军威
牵制日寇数十万
 
美日在太平洋终于动武
苏军东出摧枯拉朽世人赞
美军硬使原子弹
日本投降世人狂欢
 
抗战八年我军民牺牲几千万
渴望和平国人愿
国共谈判山城石头艰
表明共产党人真诚和心愿
 
殊不知,蒋军利用谈判玩备战
解放战争打响在中原
三大战役胜利一边倒
蒋军残余恢溜溜逃台湾
 
中华大地一片欢乐海洋
新中国诞生五洲贺喜不断
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
屈辱的历史从此阻断
 
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经济元气手法老练
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与民修养生息,发展势头强悍
 
也许是发展太顺利
也许是共运形势逼的可怜
也许是某种什么原因
加快步伐不顾感受和实践
 
三年经济困难不期而至
有人饿死有人浮肿难上班
错误的政策一经修正
立杆见影大地光明又灿烂
 
伟人去世,四人帮倒台
平反冤假错案
正义呼声传遍九州大地
丢掉过时口号和语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春风力扬帆
拿来西方精巧模具
让市场调节米和面
 
说不清的问号先不争论
让大脑开出智力花环
让人才流动各自跳街舞
让经济指标噌噌上升不厌倦
 
感谢改革开放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