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中国,一个用理想描绘出的国家;一个用生命搭建起的国家;一个用智慧支撑着的国家。一面用鲜血染红的国旗,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永垂不朽的伟人,一个伟大的奇迹……
穿越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发展的风雨洗礼,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诞辰。我想在这个即将成为历史的时刻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应该是感激吧。九十载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挺拔的“脊梁”。回首过去我们党走过的坎坷道路,能够让我们更加热爱现在得之不易的新生活。
1921年那个杨柳轻拂的七月,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秘密举行着一场神圣的会议,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的黑夜中点燃起来。我们党在国家危难之时应运而生,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拨开了数百年来笼罩在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竖起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之火。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面对军阀混战、国家分裂,党努力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工农运动、发动北伐战争,结束了封建割据、民不聊生的历史动乱,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面对蒋介石右派集团公开叛变、大革命失败,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发展和壮大了革命的力量;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以大局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赶走了日寇列强;面对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在党的领袖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争取和平民主无效的情况下,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开展第二条战线的斗争,覆灭了蒋家王朝、焚毁了一切腐朽思想……在一片腥风血雨中,我们伟大的党用革命的枪杆子打天下,从农村到城市,从弱小到强大,以无数先烈的英勇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永远铭记着历史课本上那令人激动万分的画面: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以他独有的洪亮而又浓重的湖南乡音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一语千钧,宣告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灾难深重的黑暗岁月的结束,一个光辉灿烂的新时代的开始。这划时代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到长城内外,爬上莽莽的青藏高原,奔入滔滔的东海之滨,飞跃大江南北,远扬到海外的每个角落,甚至穿越时空唱响在新时代。我仿佛听到那浑厚的嗓音在耳边飘荡,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感动的热泪盈眶。
建国后,党领导人民积极的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我国的基本制度。我国的经济发展虽有反复,却动摇不了伟大中华的根基。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天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胡锦涛在国庆60周年说:“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用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1/5的人口,这就是“中国的奇迹”。建党九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那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九十年岁月峥嵘、沧海桑田、神州巨变。现如今,南极上空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太平洋上有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完成飞行任务,香港澳门回家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个个高科技企业正遍地生花,那些曾经蔑视我们为“东亚病夫”的列强,低下了自命高贵的头。
回首九十载的辉煌,一个响亮的名字一直萦绕耳边。她从长征走来,从抗日救亡的战场走来,从建设伟大的新中国走来,一直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她走过九八抗洪抢险的“战场”,走过零三抗击非典的“战场”,走过零八迎战冰雪抗震救灾的“战场”……每当民族遇到危难她总是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之中。为了建设美好的新中国,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她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就是我们最可爱最敬佩最伟大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用血与火熔铸的铁锤、银镰砸碎了旧社会的机器,铲平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她将共产主义的信念火种洒向中华大地,用理想的火炬照亮了强国之路,从此万里锦山更加俊秀挺拔、壮丽雄浑,历史长河更加激情澎湃、波澜壮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领略钢铁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长征时期,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勇气概,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严守纪律、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成长。
抗战时期,被昼夜鞭打提审逾月,令敌人都战栗的赵一曼;为掩护大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的“八女投江”;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的杨靖宇;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死守四行,孤军升起一面旗帜的“八百壮士”谢晋元;“每人每天只喝两茶缸水”仍在炸弹炮弹瓦斯弹下坚守半月的八路军山东军区守崮英雄连93人。赵登禹、佟麟阁、叶成焕、赵尚志、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如果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面对敌人阴冷侧刀时的大义凛然,无法体会那钢铁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正气,那我们就永远也无法深刻领略到人间的真情、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和平年代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建设时期,我们有一辈子甘做党和人民“老黄牛”的铁人王进喜;有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把荒岛变成宝岛的谷文昌;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有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最终累倒在岗位上的郑培民。
“抗洪英雄”高建成,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时,舍生忘死用生命实践了党的宗旨;“新时期的英雄战士”李向群,为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把生命凝固在了大堤上。吴良珠、胡继成、王占成、李长志、杨晓飞、陈申桃、包石头、宋波、董光琳、罗典苏、马殿圣等身先士卒的共产党人构成了一道道冲不垮的大坝,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抢险精神。
面对非典,广大党员发扬革命精神,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忠实履行共产党人的光荣职责。邓练贤、叶欣、梁世奎、李晓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用实际践行“三个代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生命实现了在党旗下的誓言,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
连续26天奋战,除夕夜倒在抗击凝冻灾害第一线的李彬;在破冰保路行动中因劳累过度,献出年仅29岁生命的鄢志刚;不顾年长连续十几天冒着严寒疏导交通,牺牲在岗位上的张新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们无愧于党员的光荣称号。
大灾面前,共产党员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责任。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北川县委组织部长王理效,与人民同呼吸,书写了大无畏的精神。第一时间来到就灾现场,为群众带来生的希望的甘肃文县石坊乡元头村村支书邓延强,与人民共命运,书写了大无私的精神。挺起不屈的脊梁,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忠诚誓言的都江堰龙池镇东岳村党支部书记李从根,与人民心连心,书写了无悔的精神。58岁的刘亚民主动请缨到灾区一线指挥战斗。顾不上地震中遇难的7位亲人,三天参与近百例手术的绵阳市中医院护士长黄琼。用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光荣的80后人民教师”袁文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表达出了耸立在汶川县萝卜寨的石碑上“共产党万岁!”的呐喊。受灾群众感动地说:“以前不知道党员先进性是咋回事,这几天我们从党员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先进性,有了他们,我们心头就踏实了。”
一个人的精神,往往在关键时刻显现;一支队伍的力量,往往于危难之际迸发。2008年5月,有228万多共产党员投身到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用血肉和汗水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蓝天。地震第二天,浙江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农民企业家祁友富主动交纳了10万元的特殊党费。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19日中央组织部开始接收到6月11日,全国已有3420万名共产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共计 69.83亿元。
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战士们”令人敬仰,而不顾国外丰厚报酬坚决回国的同胞们同样让我们欣慰。叶叔华曾说过“只有体会过什么是亡国奴滋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爱国热忱,才会理解我们为什么在国内严酷的政治斗争中棒打不走、棒打不散,才会明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主持钱江大桥的茅以升、坚信“要为科学服务,科学要为人民服务”的“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就是很好的表率。尽管现在有一些不良的风气,只要我们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一定能够再创辉煌。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徐本禹为代表的甘愿去大西北支教的一群群大学生,在地震中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抢险的小林浩、王波、陈浩……少年强则国强,他们的坚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虽然我还不是一名党员,但是我心向党,能够作为中华儿女的一份子是我的骄傲。以先烈为荣、向他们致敬,缅怀先烈、奋发图强,尽管蒺藜满布,我依然微笑大步向前。相信在我们伟大党组织的带领下,定能使我们这个日益崛起的大国与日月同辉,屹立在东方向世界宣告“中华崛起!”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