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是四川省歌舞剧院的退休人员,他们有一位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因为身材小巧,人们都管她叫“妹妹”,尽管她已经快八十岁了。 “妹妹”是国家一级编剧,她编导了很多得过各种大奖的舞蹈,如上世纪脍炙人口的《康巴的春天》、《快乐的哆嗦》等,还得过金奖,至今都是四川省歌舞剧院重要演出的保留节目。还有,“妹妹”的党龄比我父亲的党龄长得多。
由于我父母所在单位经济效益不好,职工的工资都不高,退休人员就更不用说了。像我父母,虽说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早就是国家二级演奏员了,可他们现在的退休金一个月才一千多元。“妹妹”阿姨是一级编剧,她的退休金也高不了多少,不到两千元。
在大家的印象中,“妹妹”非常节俭以至于有点吝啬。例如,退休后,她经常接受别人的邀请参加各种聚会,可自己却从来没有回请过大家。她偶尔还会占点小便宜什么的。例如,单位上有个锅炉房,免费供应开水,为了节约一点煤气费,她就让她爱人每天早上拎着暖瓶去灌开水,尽管上下楼梯十分辛苦。总之,在我的印象中,“妹妹”阿姨就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而这同我所知道的她的那些辉煌历史似乎很不相称。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我对“妹妹”阿姨的这种看法。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父母所在单位的党员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抗震救灾自愿交特殊党费。我父母后来告诉我,那一天,“妹妹”阿姨同往常一样,一早就拎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不过她并没有直接去菜市场,而是先去了单位的办公室。到办公室后,她也没说什么,直接拿出两万元交了一笔特殊党费,然后就像没事儿人一样提着菜篮子上菜市场买便宜菜去了。我也是在那时才从我父母的嘴里知道,“妹妹”阿姨平时之所以十分节俭,是因为她有一个快四十岁的女儿,至今待业在家,需要她的资助。
听到这些事后,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妹妹”阿姨的形象不停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两万元对某些人来说不过是区区小数,而“妹妹”阿姨每月的退休金不过两千元,对她而言,两万元就是她一年的全部退休金啊,更何况她还有一个没有工作的四十岁的女儿需要资助!
这件事不仅改变了“妹妹”阿姨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热爱党热爱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不动声色慷慨解囊的高尚善良品质。我为我们党有像“妹妹”阿姨这样的同志而感到自豪,为我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