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学习园地
永远的丰碑 ——赴贵州参观学习有感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0日 部门:- 文:周欣 图:- 签发人:林新京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史诗,遵义会议无疑是其中最激越的乐章。虽然路途并不遥远,我却从未到过遵义,遵义会议的非凡壮举和伟大意义仅限于书本的了解而深嵌心中。“五一”节前夕,我有幸参加了机关党委组织的前往贵州遵义、息烽参观学习活动,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此次活动主题鲜明、组织得当,我们收获很大。特别是通过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重温遵义会议的伟大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遵义会议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革命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充满勇气、智慧和创新的遵义会议精神实在是我们共产党员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参观学习的首站是遵义会议会址。遵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名城,革命纪念圣地遵义会议会址就座落在遵义老城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一个党和革命生死攸关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长征初期遭受严重挫折,红一方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向贵州挺进,攻占贵州后,在这里召开中国革命史上至关重要的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召开之前,由于王明、博古等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误导,中国的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引起广大党员和战士对他们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在遵义会议上,博古等极力为他们军事上的失误辩解,指出失败的原因一则为敌人的强大,二则是各方支持不够。毛泽东提出了反对意见,反驳了他们所辩解的错误观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支持,否定了博古的总结报告,最终使博古、李德失去革命的领导权,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作出重大决策,及时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
长征是一段久远的历史,但它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没有哪一段历史,像长征那样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发展进程;也没有哪一段历史在过去了70多年之后依然闪耀着如此令人神往的精神魅力和光彩。长征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人类的一笔巨大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
我们还参观了位于距离贵阳市66公里的息烽集中营。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与重庆望龙看守所、渣滓洞监狱系统称为国名党军统三大集中营。其位于距息烽县城关6公里的阳朗坝,集中营约2平方公里,四面崇山峻岭,地形险要。监狱的8栋43间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等。这是一所“大学级”的监狱,所关押的是从全国押来的“要犯”,从1938年到1946年里先后关押了1200多人,其中600多人被处死,400多人下落不明,幸存者不足百人。小萝卜头、车耀先、黄显声、马寅初等一大批著名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志士,在黑暗的囚牢和敌人的酷刑面前,英勇不屈,正气浩然。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也使息烽这个小城声名远扬。在纪念馆里,我们为先烈们献上鲜花并默哀致礼;作为一名母亲,我特别郑重地为小萝卜头献花一束,并在他的遗像前合影留念……
参观中,大量的珍贵史料、图片和实物让我们深受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洗涤,无不为共产党人为追求真理、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和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大家感慨万千:“忘记就等于背叛,历史必须铭记”、“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感谢这次红色之旅,先辈们对信仰的执着和不屈的精神,使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可贵!当今时代,我们生活在条件优越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在一条平淡的轨迹上行走,最需要的但却是最缺少的恰恰是先辈们的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如今在这个和平年代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着什么样的使命感,应该坚持怎样的党性,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作风,这其实是一个摆在每一个共产党员面前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参观学习,增加了我们对党史的进一步认识,这种实地的切身感受是书本代替不了的。我们应时该提醒自已,牢记自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继承先烈遗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作出自已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方能告慰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