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构建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基石。
政治自信需要构建新的政治话语体系。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已经创造了历史性成就和世界性奇迹。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结构性变化,世界需要中国担当、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中国需要讲出中国故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就要求建构起与之相匹配的政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现在,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为中国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这是主流媒体的历史机遇,必须增强底气、鼓起士气,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首先要有政治自信。中国成功故事的背后,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背后,必然有政治制度的合理支撑。我们理应从比较视野中去观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从而找出“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西方民主话语的超越。民主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特权,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西方学者对民主的定义,经过熊彼得的改造,窄化为选举,进而以“竞争式选举”作为“民主”评价核心准则。西方自由式民主在实践中呈现出制度残缺、形式窄化和过程虚化的民主“异化”问题。与西方式民主不同,我国的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全过程民主”不是某个时段、某个场合、某些问题上才有的“间歇性民主”,它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制度全覆盖、形式全方位和过程全链条,是对西方民主“间歇性”形式参与的实践超越。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构建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基石。全过程人民民主源于中国的实践,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完整地表达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民主”反映的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我国民主的内在本质,是通过民主的全过程性和完整性予以实现和保障的。“全过程”是我国民主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强调的是人民不仅参与选举,而且参与选举后的治理。在新时代新征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基石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在政治建设实践中通过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