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为推动新时代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四川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杨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集中反映了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所进行的战略思考和作出的重大部署,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根本在家。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

充分认识家庭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统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充分认识优良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事,而是作风的重要表现。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充分认识品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广大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

充分认识妇女和妇联组织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新变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家庭建设方面: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不断简化,呈现以“核心家庭为主、直系家庭为辅、单人户为补充”的格局;家庭形式向多样化趋势发展,丁克家庭、空巢家庭、非婚同居家庭增多;家庭关系离散化,亲属空间距离增大,家庭成员相互支持力度减弱。传统家庭的凝聚功能和观念代际传递存在削弱的风险与挑战。在家庭教育方面: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所谓的成才评价标准,家长教育焦虑明显增加,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轻心理、重学习成绩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仍然突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成人化倾向,孩子中的“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增多,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青少年网瘾已成为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在家风传承方面:随着传统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多元文化观念相互碰撞,受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炫耀消费、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影响,有的家庭缺乏建构和传承优良家风的意识和自觉。有的家庭缺乏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养成和教育,父母没有给子女树立起好的榜样,缺乏正向引导。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出现家族式贪腐现象。一些地方还存在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婚丧陋习和孝道式微等不良风气。

党中央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进行了全面顶层设计,提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等。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继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后,作出的“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部署。

法律法规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任务新目标。《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明确要求和制度安排。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专门增加了妇女和家庭、儿童和家庭的章节内容。这些都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策略措施,也为满足新时代家庭需求、促进家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立足职责担使命、守正创新抓落实,携手开创新时代家庭工作新局面

推动新时代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聚焦培育和践行新时代家庭观。新时代家庭观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家庭、怎样建设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扩大宣传面,让新时代家庭观进入寻常百姓家。广泛开展好风传家、寻找最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创建绿色家庭等各类特色主题活动。在农村重点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移风易俗活动。在城市重点开展垃圾分类、邻里互助等活动。面向党员干部家庭重点开展“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活动。面向青年人重点开展树立正确婚恋观、科学教子和抵制天价彩礼等活动。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必修课,用好家教好家风培育熏陶儿童。开展各具特色的少年儿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厚植家国情怀。

推动新时代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制度保障,整合资源服务广大家庭。面对当前部分家庭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家庭观的重要性,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探索建立动态掌握需求机制、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机制、加强联动协调机制,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变家庭工作“一己之力”为“多方合力”,实现服务家庭零距离、联系妇女无盲区、关爱儿童无缝隙。要对贫困家庭、失独家庭、留守家庭等所需所盼所急,整合资源,联动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政策支持、提供关爱帮扶等。按照《四川省促进养老托幼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促进男女平等分担家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家庭照护能力。要加大工作力量和资源下沉力度,提升基层妇联服务家庭的能力,收集发展“金点子”解决家庭的烦心事、操心事。组织巾帼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困境、留守妇女儿童,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家庭。

推动新时代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框架,推动妇联组织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格局,力量加入基层治理队伍。将建设好家庭、实施好家教、弘扬好家风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及基层社会治理评价考核内容。鼓励家庭成员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发挥居民公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居民议事会等作用,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平安四川等建设,在基层德治自治法治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党政引导、村(社区)实施、群众主体的家庭道德积分激励机制,让道德有价、文明无价、德者有得。推动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健全完善婚姻家庭矛盾发现、调解机制,从源头上做好预防和化解工作,以家庭平安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