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渔村”到“全国文明村”——友谊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蝶变路
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最美渔村”、全国文明村、四川集体经济十强村、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重要思想,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范。
一、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过去的友谊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遍地都是烂泥塘,虽然一直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穷日子。穷则思变,村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寻找真理的光芒。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思想犹如迷雾中的灯塔,照亮友谊村人前行之路,村党支部下定决心用好“关键一招”,勇闯改革新路,让小渔村变富变美。
2014年7月,经过村党支部争取,广汉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项目落地友谊村,在深入调研分析后,友谊村确立了“一清二改三统四发”的改革思路。办理了全省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594人,量化经营性资产1521万元,组织颁发股权证,村民变成“股民”。与此同时,优化产业布局,流转村民土地,开展统筹经营;将原有的380亩集体鱼塘收回,统一改造为整齐标准的现代化鱼池,通过出租竞价,最终以每年36.6万元的价格出租,实现增值增收,村集体赚到了改革后的第一桶金,村民按股分红尝到了甜头,2018年至今累计分红127万元。
二、融合发展共享红利
产改,唤醒了友谊村“沉睡”的集体资产,全村种植粮食1000亩,蔬菜300亩,葡萄500余亩,水产养殖1800余亩。引入鲈鱼、观赏锦鲤、澳洲龙虾和大闸蟹等高附加值水产养殖,种植金手指、玫瑰、黑珍珠等高级葡萄品种,形成别具一格的鸭业、水产观光、葡萄、粮食、大闸蟹养殖“一村五品”。但想要真正壮大“家业”,关键在于盘活。友谊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秘诀在于:党建引领整合闲置资源,通过“支部+专合社”“公司+专合社”“专合社+农户”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2亿多元到村投资,将易家河坝建设成为4A级景区,升级产业做大“蛋糕”。目前,景区已建成路亚库钓基地、欢乐水世界、三江九月婚庆酒店等本土企业,运营荷风禅月、飞扬马场、水岸咖啡等特色项目,成为德阳市最大的集种植、养殖、垂钓、自由采摘、观光、骑游、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景区。以亲水、垂钓渔家游为重点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形成“养殖+垂钓+餐饮+观光”发展模式。近年来,友谊村依托钓鱼基地成功承办了全国钓鱼邀请赛、万里挑一全国巡回赛、四川省钓鱼运动俱乐部联赛等数十场国家级、省级钓鱼赛事活动,“中国西部钓都”项目影响逐渐扩大;并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每年举行“葡萄采摘节”“大闸蟹美食节”“乡村文化垂钓节”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景区年均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超1亿元,带动全村300余人就业,景区内超50%农户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 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超2.6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从集体富到大家富。
三、优化治理促进和谐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村“两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通过“书记坝坝会”“村民说事”平台收集群众对村庄建设的诉求,及时回应、整改落实。在此基础上,实践数字化治理新模式,在腾讯为村平台建立线上党支部、网上便民服务厅、云端党群连心桥。以村规民约为基本遵循,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以积分为依据,兑换奖品、评先选优、实施村民“积分贷”项目,实现小积分激起大能量。同时,由村党组织牵头,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服务团等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弘扬社会正气,引领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乡村治理迸发出新活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友谊村以党建引领、改革赋能作为启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金钥匙”,不忘初心,实干笃行,实现了产业旺、村民富、环境美、人心齐,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形成了“友谊经验”。这必将激励着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以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紧跟党走、砥砺奋进、改革创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作者单位:广汉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