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3年 第17期 > 第7版 综合
坚守“为党献策”初心 彰显党校独特价值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5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 姚 熙

盐亭县委党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蹚出了一条西部丘区党校科研强校的新路径。2018年以来,连续五届荣获绵阳市党校行政院校系统科研咨政工作一等奖;2019年荣获四川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十一届科研咨政工作“组织奖”。

领导重视,强化“为党献策”保障。县委县政府重视关心支持党校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县委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出台《中共盐亭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制定党校科研咨政的立项资助、考核管理制度,将科研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二是县委主动出题,责任落实到位。积极支持党校智库建设,主动给党校出题目、交任务,提供必要支持帮助。2022年,县委党校完成县委县政府委托的3个决策咨询课题,并获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批。三是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落实到位。把科研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管理办法兑现资助承诺,对专兼职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科研资助,全面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强筋壮骨,打造“为党献策”铁军。聚焦强筋壮骨,着力打造“为党献策”铁军。一是五湖四海“引”。把招才引智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县委党校增加编制4个、副高级职称1个,2022年新进硕士研究生3名、大学毕业生1名。二是上挂下派“育”。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系统骨干师资能力提升培训,到市委党校跟班学习锻炼,安排2名教师到县委办和县委组织部学业务、长才干,选派1名同志担任驻村工队员经风雨、见世面。三是以老带新“帮”。创新科研带动机制,坚持校委会领导班子带头示范参与,组建科研工作结对帮扶机制,推行课题集体评审、公众评议,使课题立项结项更有质量。

奖优罚劣,激发“为党献策”活力。制定《县委党校科研管理办法》等制度,激发“为党献策”活力。一是提拔晋升看科研咨政能力。把科研咨政能力作为干部任免、职级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科研咨政能力突出的两名同志分别被提拔为校务委员和信息科研室主任。二是你追我赶比科研咨政成绩。实行“积分制”管理,年度得分与年度考核、评优选先、职级晋升等挂钩。5年来,盐亭县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立项结项课题17个,5个课题获得优秀;在省级公开发表论文54篇。三是真金白银奖科研咨政成果。教职工和专兼职教师产生优秀科研成果或超额完成规定科研任务以外的科研成果,将给予一定资助和奖励。

创新方法,提升“为党献策”质量。不断创新方法,提升“为党献策”质量。一是上接天线,为党解忧。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对策研究。5年来,15个咨政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批,成果得到转化运用。二是下接地气,融入基层。规定教师每年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时间不少于90天,“调”出实情,“研”出精品。三是外接课堂,服务教学。通过《文同传承良好家风的价值准则和现实启示》等课题调研,提升现场教学点感染力;以2020年市社科规划项目优秀课题《袁诗荛坚守和献身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研究》打造的微课《先驱袁诗荛: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斗士》,2021年被绵阳市委党校评为精品微课。

(作者系盐亭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