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3年 第1期 > 第6版 理论视野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3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郭险峰 罗皓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在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论和实践创新;在推进伟大斗争中不断实现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党一经成立就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根本目的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在此次重大疫情面前,我们党也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征程就要继续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就是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可供借鉴的现成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征程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自己来处理,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定力、固守底线;创新,就是要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改进思想工作,积极推进思路理念、方式方法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新征程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既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突出问题导向才能推动实践创新,只有实践创新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新征程就要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出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并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征程就要继续学习并坚持运用系统观念,以前瞻性的眼光,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厘清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链条,以促进其整体发展。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不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人类求解放”;还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都应该坚持把放眼中国、放眼当前同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相结合,在世界大势中推动中国发展,以中国自身发展推动全人类进步,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新征程就要继续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切实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以方法引导行动,以方法规范行为,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自身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征程中不断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四川省委党校2021级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