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切实担负起推进网络强省、数字四川建设的使命任务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 代光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际国内大局出发,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鲜明提出网信工作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的重要原则,把我们党对网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定用以统揽全省网信工作全局,确保四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网信工作在全省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迈步新时代新征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已经成为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四川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网络大省,全省网民数达7000万人,备案网站数量超18万,数字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35%,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在全省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传播格局变化看,互联网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5G、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迭代跃迁,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影响广泛而深刻。一方面,互联网“去中心化、及时性强、精准传播、圈层化”等特性,打破了传统的媒体格局,拓展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空间。另一方面,信息生产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受众的细分化,极大改变了社会思想舆论的环境生态。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需要在网络空间中去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去实现,社会共识的凝聚和巩固需要在网上观点的交流交锋中去达成。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积极顺应信息化趋势,深刻把握互联网规律,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看,信息化已经成为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资源成为新生产要素,信息技术成为新创新高地,信息网络成为新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引擎,信息化成为新治理手段,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发展动能。四川拥有海量企业数据、广泛应用场景、庞大人口市场等独特优势,推动信息化对于我省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意义重大。必须着眼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善于把握大局、主动融入大局、自觉服务大局,推动信息化成为“四化同步”的加速器、“城乡融合”的催化剂、“五区共兴”的新载体,以信息化发展新成就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从增进人民福祉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刚需。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一方面,网络空间作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另一方面,信息化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人民群众期待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网络内容建设、网络安全、信息化等各项工作任务,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把握工作重点,全力推动全省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委高度重视网信工作,省委书记王晓晖同志出席全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作出全面部署,给予网信系统极大关心和支持。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管理,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扎实有效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坚决守好主阵地、把握主导权。能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要看能不能占领网上阵地,能不能赢得网上主导权。要巩固和壮大网上主流舆论“主心骨”,持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上宣传报道,扎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网上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要发出网上正面宣传“最强音”,统筹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等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多姿多彩、生动出彩宣传新时代治蜀兴川新成就,唱响经济光明论,着力营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网上舆论氛围。要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指导和督促地方部门把“应对舆情”和“解决事情”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化联动处置合力,坚决防止“茶杯里的风暴”演变成舆论旋涡。

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加强公共通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电子政务、国防科工等重点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持续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夯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要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防护,进一步落实《四川省数据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健全数据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检测认证等工作机制,形成重要数据安全防护的工作合力。要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深入落实四川省网络安全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网络安全工作提醒函、督查问题反馈函、风险事件通报函“三张函”制度,不断压紧压实各级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坚持以信息化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信息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要坚持数实融合,紧紧围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及我省建设方案,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在优势产业高端化上做文章,在传统产业新型化上下苦功,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求突破,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成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要坚持重点突破,聚焦量子通信、航空动力、工业元宇宙、类脑智能、虚拟现实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通用技术、底层核心技术、前沿颠覆技术研究创新;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建设,打造天府数据中心集群,有力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治蜀兴川大局。要坚持全面普惠,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商圈,不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大数字乡村建设力度,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程,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三、勇担时代重任,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转变工作思路,上好网络必修课、练就用网基本功,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坚持学懂弄通,增强思想领悟力。坚持党管互联网的重要原则,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不断提升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处理网信工作的能力。深化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用好《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等权威读本,全面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提升网信知识水平,敏锐把握科技前沿和发展规律,持续开展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跟踪研究和应对储备,牢牢掌握网信工作主导权。

坚持真信笃行,增强实践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主动把网信工作摆在工作大局中思考谋划,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网信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落实信息沟通、会商研判、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网信领域各类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两个责任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坚持齐抓共管,增强工作聚合力。牢牢把握统筹协调这个基本方法,推动形成网信部门牵头统筹,网信委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其他部门协调联动,各企业、科研院校、智库共同参与的大网信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党组)要把网信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策研究和督促检查,加大投入保障,不断夯实网信工作的基层基础。发挥广大网民作用,广泛动员网民、紧紧依靠网民、积极服务网民,把广大网民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全面提升管网治网能力水平。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